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暴君每天靠我续命(穿书) 小云吞走青 > 第112章 礼还没开始跪的已经站起来了(第2页)

第112章 礼还没开始跪的已经站起来了(第2页)

那女子愣住了。

她低头看着那枚温热的铜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像是怕它化在掌心。

片刻后,她缓缓抬头,目光穿过人群,落在远处漆黑的地平线上——那是她来时的方向。

泪水无声滑落,在尘土的脸颊上冲出两道沟壑,滴在石子模型旁,洇开一小片深色印记。

我转身离去,没有回头。

火堆旁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传唱歌谣,说的是“有个女人,用石头问出了水”。

夜风穿过残破的布幡,猎猎作响,像一声声未尽的叹息。

直到月移中天,营帐外才响起熟悉的脚步声。

“主上!”轲生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掩不住颤抖,“神来之笔!那女子的事迹已经传开了!今天下午,沿途就有三个一直犹豫不决的小部落派人跟了上来,他们说……他们说,‘如果大秦真的允许一个女人来决定水渠怎么修,那我们也愿意把孩子送进学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深刻的变革,从来不是从王庭的诏令开始,而是从一个普通人迈出的第一步,从她脚底磨出的血泡开始。

十一月初三,墨鸢亲自督建的伊犁河谷第一座“信风书院”正式破土动工。

她没有搞什么祭祀仪式,反而做了件怪事。

她命人在地基的四个角,各挖了一个深坑,然后小心翼翼地埋下四只密封的陶瓮。

泥土翻起时带着湿润的腥气,铁锹碰撞瓮壁发出沉闷的回响,宛如叩击时间之门。

我问她瓮中所藏何物。

她那张总是没什么表情的脸上,难得有了一丝柔软:“回主上,东角瓮,是今年的红薯、粟米和苜蓿种子;西角瓮,是《灯讯编码》和《实学童?》的抄本;南角瓮,是我亲手绘制的微型寰宇图;北角瓮,是一片我从您营帐屋檐上取下的瓦。”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在想,若千年之后,此地倾颓,有人从废墟中挖出这些东西,他们会知道,我们曾在这里播撒过什么,仰望过什么,又为谁遮蔽过风雨。这不只是防御工事,这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

我心头巨震,久久伫立。我们不仅在改变现在,更在为未来立碑。

然而就在这时,心中忽然掠过一丝隐忧:我们为未来留下希望,可现在的他们,还能撑到看见这一天吗?

几乎与此同时,灯讯台的方向亮起了紧急红光,映得半边天空泛出血色。

“主上,您看!”墨鸢疾步奔来,语气里充满了惊疑,“对方用极慢的节奏,打出了《东风来》的旋律,这显然是在表明身份。起初我以为只是曲调走样,直到第三遍重复时发现节拍差恒为‘三、七、二’……才意识到是九宫序数!这不是我们的官方编码……这是有人在用我们的法子,反向给我们传递密语!”

她飞快地在沙盘上演算,指尖划过沙粒,发出细微的刷响:“是求救!他们在说,‘疫病,围困,粮绝’!”

我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那些向我们学习农技的部族!

他们遭到了清算!

“轲生!”我厉声喝道。

“属下在!”

“立刻点齐巡行院最精锐的五十人,伪装成贩卖私盐的商队,携带足量的红薯种薯、净水药丸和伤药,沿灯台线路,即刻西进!”我眼中寒光闪烁,走到他面前,压低声音亲授密令,“记住,找到他们,但绝不许亮明大秦身份。只说,是‘火种使者’路过,留物不留名,转身就走。”

轲生眼中燃起一团火,重重点头:“属下明白!真正的影响力,不是逼人臣服,而是让他人不敢动你,却又不得不靠近你!”

十一月初四,咸阳的寒风,终究还是吹到了西域。

那夜之后,我总觉得空气中多了一丝铁锈味——那是权力倾轧的气息,熟悉得令人作呕。

李斯再度密访,神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君上,咸阳有变。”他开门见山,“赵高已在暗中策动了两名六国旧吏,准备在冬至大典上发难,他们拟好的奏疏我都看过了,字字诛心,矛头直指您。称您‘以妇人之仁乱天下纲常,用蛮夷之术污华夏正统’,要求始皇帝陛下‘清君侧’,将您……明正典刑。”

我听完,反而笑了,只是那笑意冰冷刺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