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暴君每天靠我续命(穿书) 小云吞走青 > 第112章 礼还没开始跪的已经站起来了(第1页)

第112章 礼还没开始跪的已经站起来了(第1页)

我目光越过轲生焦急的脸庞,投向帐外那片被星光与灯火交织点亮的无垠夜幕。

寒风从帐帘缝隙钻入,拂过颈侧,带着沙漠深夜特有的刺骨凉意,仿佛无数细针轻扎皮肤。

远处篝火噼啪作响,火星腾起如萤,在黑暗中划出短暂而倔强的光痕;近处守夜军士铠甲相碰,发出低沉的金属嗡鸣,像大地在梦中辗转。

宏图伟业,终究要靠一步一脚印走出来。

这第一步,必须震撼人心,必须无可辩驳。

“派人出去,传我的话。”我的声音很轻,却如刀锋划过冻土,清晰得不容置疑,“自今日起,至冬至大典前,凡能自葱岭以西,徒步抵达楼兰者——不必走完最后一程,只需证明自己愿走出帐篷、直面风沙——沿途设七处‘脚印签’驿站,每过一处留泥板拓印足痕与日期,便可凭此证,换一个向大秦提问的机会。”

轲生猛地一怔:“主上,您的意思是……”

“我意思就是,他们不是问路在哪里吗?路,就在他们自己脚下。”我微微一笑,那笑容却让熟悉我的轲生打了个寒颤,“我不要他们的牛羊,不要他们的金银,我只要他们的人,和他们走过来的那条路。走过来,就是功绩。能到,就是资格。”

我设下了一场豪赌,赌的是人心最深处的渴望。

渴望一条活路,渴望一个公平。

十一月初二,天还未亮透,楼兰城外就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晨雾弥漫,湿气凝在睫毛上,冷得像泪。

一声微弱的呻吟自东门传来,混着砂石摩擦的脚步声,断续如将熄的余烬。

一个身影,蹒跚着,几乎是挪到了共学庐的门前。

那是个女子,看装束来自大宛,一身尘土结成硬壳,贴在衣袍上簌簌作响;嘴唇干裂得像是龟裂的土地,每一次呼吸都带出细微的血沫。

她走不稳了,每一步踩在砾石地上,都像踩在烧红的铁钉上,脚底早已磨破,渗出的血与沙黏成暗红泥块。

最后扑通一声跪倒,双膝砸进尘土,再也站不起来。

军士本想将她驱离,却被我派去的人拦下。

我走过去时,她正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布角已磨破,露出内里粗糙的麻线。

她解开的动作极慢,指节僵硬如枯枝,终于抖落出一把圆润的石子,大小不一,有的还沾着西域河床特有的青灰色苔痕。

她抬起头,看到我身上象征赤壤君的朱红佩绶,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亮,如同久旱之地突见云影。

她不会说雅言,也写不出一个秦字,只是用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我,然后用颤抖的手,在尘土飞扬的地面上,用那些石子飞快地摆弄起来。

起初她放三颗石子成一线,又忽然停住,眉头紧锁,迟疑地拆开,重新排成Y形分流。

她咬着干裂的唇,指尖微微发抖,仿佛在脑海中重建记忆中的河网——那是她丈夫临终前反复讲述的引水法,他曾是村中小渠长,战乱中为护堤而死。

此刻,她在用尽最后力气,复刻那段失传的知识。

一横,一竖,分流,汇合。

片刻之后,一个虽然简陋、但结构清晰的灌溉渠模型,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她指着模型,又指了指自己的家乡方向,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急切地比划着干涸与枯萎的手势——双手摊开如枯枝,缓缓下垂,再做出龟裂状张开,喉间挤出沙哑的呜咽,像风吹过空谷。

我瞬间明白了。

她是来求技的,不是献技。

她用双脚丈量了绝望,用最后的力气,摆出了家乡最大的困境。

“将此模型绘图存档,列入‘西域水利考’第一卷。”我的声音传遍四周,穿透清晨微寒的空气,“此为大宛百姓献给大秦的第一份答卷。”

然后,我亲自弯下腰,将一枚代表着“信风学徒”的铜牌,放入她粗糙开裂的手中。

铜牌尚有体温,是我贴身携带之物,触手温热,与她冰冷的手形成鲜明对比。

“传我的话给她,凭此牌,可入大秦在西域的任何一座信风驿站,学习水利营造之术,食宿全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