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以萧明乾所掌握的钢铁和水泥工厂最为典型,虽然那些钢铁和水泥都是以赊账的形式提供给‘衣冠南渡’计划的,但始终是要给钱的不是。所以,钢铁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到去年的一点五倍,而水泥工厂的生产规模更是去年的四倍。
对于那些糖厂来说,虽然白糖的消费量并没有如此夸张的增加,但是原材料产地却大了不知多少倍。台湾的土地有着严格的粮食用地的限制,但是吕宋却完全没有这种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数年后能够向外输送一些,便不对吕宋的耕地用途做任何的限制。更何况,萧明乾已经划定了一大批区域,专门用作粗放型的粮食生产。所以掌控吕宋,便意味着白糖原料的大规模增加和原料价格的下降。这里面带来的利益也是不容忽视的。
工厂数量的增加,原有工厂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利益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这种增长的副作用还基本上没有。不同于大规模战争对经济的刺激效应,吕宋的占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好处,弊端几不可见。
这些还只是吕宋岛一地带来的好处,更大的好处来自南洋商业环境的改善。
台湾对西班牙人的限制取消了,西班牙人蜂拥而来,大批大批的采购台湾的商品。而大比的白银,甚至是黄金进入了台湾,使得台湾所有人的口袋都鼓鼓的。就是荷兰人,此时也同台湾达成了协议,放开了南洋的市场。虽然有缓兵之计的嫌疑,但是客观上来说,又是一个市场和原料产地对台湾放开了胸怀。
凡此种种,使得台湾的对外贸易环境比之去年繁荣了近倍。以至于,凤山这一个港口都有些难以承担所有的对外贸易了。
正是因为这样,外来的商人强烈的请求台湾能够全面开放,以满足这越来越发达的商业贸易。
不过,萧明乾坚持没有接受这种请求,因为台湾从来都只是单方面的限制。现在的对外政策,对保持台湾在大明心目中的印象,已经保证金银大量流入台湾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而为了加大金银流入台湾的速度,萧明乾在年底,抛出了另一个非常阴险的大杀器——新式金银铜币,已经少量的大面额金银票。
三百四十四章一水之隔,天堂地狱两重天
三百四十四章一水之隔,天堂地狱两重天
三百四十五章新币发行
三百四十五章新币发行
“当家的,这就是那新银币啊真漂亮啊”
沈宝的婆娘数着手中闪亮的三十五枚银币,喜滋滋的说道。
“没,今年厂里面效益好。东家们赚得多,所以年尾的时候每个人多发了六个月的工钱。这一枚银币就是以前的半两银子,今年我们可都能过上给肥年了。”
看到婆娘高兴,沈宝心中也跟吃了蜜似的。这是他们来到台湾第三年了,这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收入都快赶上去年的一倍了,三年前的那种快要饿死的日子更是不能和现在比。
沈宝默默的算了一下,他一个人今年的收入就有近八十两,加上婆娘操持着一个小摊位,这一家一年的收入百两有余。钱多了,自然得把家里面给置办好。现在还住在厂里面提供的员工房里,但是沈宝估摸着,明年年底,他就能在这台南买个独院的两层小楼了。
除了这房子,家里的生活也比之以前好了太多。虽然两个小子都在长身体,而且还要供他们上学,但是现在就算是每天都吃肉,沈宝他都供得起。每当想到这些,沈宝就美滋滋的。
这是日子这是神仙过的日子。督军大人和军政府的众多清官大老爷可真是功德无量啊
“当家的,看这银币那么硬,成色也不是那么好,会不会用不出去啊”大赚了的喜悦之后,婆娘又有些担心这新银币会用不了。
“你个婆娘啥我在的那个钢厂,最大的老板就是督军大人,听说督军大人已经放话了。他名下的产业以后只收新币,所有的银两都要通过那个银行换成新币才能买到督军大人名下产业的。
而且报纸上不也说了吗?不仅仅是督军大人,军政府官员的工资都将只发放新币,台湾大部分的大东家也都将只接受新币。那些银子现在还能在市面上买到,等再过半年,除了这些新币,就别想在台湾买到了。这么下去,你还怕这些银币买不到?”沈宝炫耀的说道。
“哦那就不怕。我听人说,督军大人的产业占了这台湾的两三成,加上其他的大东家,还不把台湾给包圆了。”一听沈宝的话,婆娘立即将心里的那点担忧给抛得远远的。
“爹,娘,我们了”正当老两口谈论着新币的时候,他们的两个一前一后的跑了。
“嗯考得怎样?”
一看两个宝贝了,沈宝立即满脸堆笑的问道。
“我语文九十五分,数学一百分。哥哥的就没有我好了,他的语文是八十九分,数学也只有八十六分。”小炫耀的说道。
“哼神气?不就是分数高点吗?我在班级里面也是第十一名呢”大对弟弟贬低,有些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