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盛唐神话家具 > 第208部分(第2页)

第208部分(第2页)

与此同时。萧去病重新双手握枪,去势不减,飞快杀透这一千八百人的军阵之后,在后面八千吐蕃骑兵没反应过来之前,一个漂亮的小角度转弯完成了掉头,重新在已经被自己冲撞得乱糟糟的吐蕃军阵中再次杀出一条血路,透围而出,在所有人的错愕中,扬长而去。

在场的所有吐蕃人全都呆住了,自己的万夫长,就这么被对方一人一骑,在两千人的军阵中,被生擒活捉了?

呆愣片刻之后,这一千多吐蕃轻骑,连同后面的八千骑兵,一个个都大声怒骂着,不顾一切地朝萧去病跑走的方向追了过去。

长期的征战,使得吐蕃和大唐的军律都极为严格,大唐是在战斗中丧失主将的,随从皆斩,吐蕃也是如此,现在他们的主将被活捉了,若是不抢回来,回去也是砍头下场。

虽说恩兰·达扎路恭乃是吐蕃绝世名将,军律执不执行也是可以变通的,但这伙小兵不知道啊,一看到自己的主将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被唐军一人一骑抢走,自然是脑中瞬间一片空白,不顾一切也要把万夫长给抢回来。

“追啊,把万夫长抢回来……”

“他的战马带着两个人,一定跑不快,快追……”

“杀了他……”

于是九千多本来要诈退诱敌的吐蕃骑兵这个时候却全都发了疯一样重新往南边冲了过去。

然后跑出去没多远,他们就看到在前面接应的八百唐军骑兵,这九千多骑兵依然不管不管,拼命踢着马腹,将马力最大化地压榨出来。

他们能够看到,生擒自己万夫长的那名唐军骑士就在前面一百多步远,为了减轻负重,还把那杆纯钢的大枪给扔了,不问可知,对方的战马马力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很快就能追上了。

然后他们就领略到了什么叫做放风筝,当然他们这九千多吐蕃骑兵并不知道这个词汇,但不影响他们感受被人放风筝有多难受。

双方都是轻骑兵,都装备有骑弓,但对方却还装备两支弓力更为强劲的强弩,又加上自己这边全在下风头,结果就是自己这边的骑弓射不到对方,对方却能射中自己。这八百天策骑兵的箭法又都特别好,于是乎,还没跑出去十里地呢,九千吐蕃军就被射死了两千多。

这几乎是一个让人崩溃的伤亡比例,但剩下的七千吐蕃骑士依然紧张不舍,没办法啊,自己的万夫长被人抓了,回去也是死,不如跟敌人拼了。

然后他们就欣喜地发现,前面的天策骑兵好像越跑越慢了,当他们一个个掣出骑弓想要弯弓搭箭的时候,就看对方突然从中间一份为二,向两边疾驰而去,而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就一队严整至极的唐军步兵军阵。

名叫次仁贡木吐蕃哨骑百夫长心里暗叫不好,本来自己这边是想诱敌打埋伏的,这下反过来被唐军诱敌打埋伏了。

次仁贡木连忙往后看,从一旁的树林中,同样钻出数千唐军弓弩手和枪盾兵,次仁贡木大叫不好,但又毫无办法,万夫长扎西罗布被生擒活捉,大多数千夫长和百夫长也被那名生擒万夫长的唐将回过身来,用一张宝弓一一射杀,此刻自己这边七千骑兵完全是出于无指挥的状态。

和次仁贡木一样,这个时候,所有的吐蕃骑兵都发现了情况的不妙,但同样是毫无办法,只能从众和各自为战。

当然,也有几名剩下的百夫长和很多十夫长声嘶力竭地大喊着,或者说是继续往前冲,或者说往两边追,或者说掉头的都有,但实在太乱,众人根本不知道听谁的,一片茫然。

便在这时,借着惯性他们冲到了前面那支唐军步兵军阵的射程之内,一团遮天蔽日的箭雨就这么直接朝他们射了过来,跑在前面两三排的吐蕃骑士几乎就被一扫而空,然后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又是第二轮箭雨,第三轮箭雨。

暂时未死的吐蕃轻骑,这个时候终于奔溃,开始发疯也似的四散奔逃,结果就是在被堵住后路,四面包围的情况,这些溃散的吐蕃骑兵很快被唐军一一射杀,少数剩下的也在唐军的呵斥中失魂落魄地下马受降。

而在这个时候,被生擒活捉的万夫长扎西罗布也终于在被萧去病放下马后不久,悠悠醒来,恍若还在梦中的他就看到一幅几千吐蕃骑兵死伤惨重的景象。

不等他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扎西罗布的眼睛就出现了一张眉清目秀,俊朗非凡的英俊脸庞来,一脸和蔼地向他问道:“万夫长扎西罗布同学,现在你能告诉本王,你们是怎么发现我们有伏兵的吗?”(未完待续。)

ps:  ps1:关于吐蕃人的姓名,在萧去病这个时候,佛教还未在吐蕃完全占据绝对优势之前,吐蕃人是有姓有名的,但本章中出现的名字都是没姓的,因为我编不出来,所以随便度娘了几个后世西~藏人的名字。那为什么现在西~藏人是只有名没有姓呢?原因就是姓代表血统,而佛教讲究众生平等,所以现在藏族人都没姓。

ps2:为什么弓骑兵互相追逐,在前面跑的比在后面追的占优势呢,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两辆小汽车前后紧挨着,用相同的速度行驶,两名副驾驶位的乘客都从车窗探出头来,前面的那人可以把口水吐到后面那人脸上,后面那人就没办法把口水吐到前面那人脸上。

第二十八章 风雨如晦

当萧去病在洱源准备大量物资礼物,派人对盘踞在剑川的诸蛮进行沟通和宣传工作的时候,名叫蒙阁逻凤的前南诏云南王在一百名天策士兵的护送下,抵达了长安。

阁逻凤的下场自然是难逃一死,在长安城展览两天之后,被李隆基下令当众斩首,首级悬在开元门外示众十天。

李隆基很高兴,虽然他一直被杨国忠欺骗,每天逍遥快活,醉生梦死,几乎不搭理国事,但其实心里还是知道之前唐军一直在南诏打败仗,而且唐军损失惨重。

之前他也是难得糊涂,选择性回避,但偶尔想起或者听人提起,未免没有半丝烦心在里面,现在好了,南诏一战而定,不但不用再为此烦心,虚荣心和荣耀感更是得到无上满足!

大唐在朕的手中,开创了开元天宝盛世的巅峰,如今长安城内,无比繁荣,商品极度丰富,各种娱乐和享受的花样层出不穷,普通百姓也都安家乐业,衣食无忧,万人称颂。

而在军事和对外上也是无比辉煌和强盛,困扰东北边疆多年的契丹、奚二番不久前终于平定,现在南诏叛逆也一战覆灭;大唐死敌吐蕃,也在安西陇右两军联合苏毗象雄两部的不断打击下,将防御收缩到不足逻些城一千里内了。

安西陇右两军联合苏毗象雄两部已经在吐蕃腹地筑城而守,巩固现有成果,依据武威郡王高仙芝和西平郡王哥舒翰的奏报,不出一年。吐蕃必亡!

就连平卢镇以北的渤海国。也在这个时候主动遣使长安。请求改变之前的宗藩关系,改藩属国为内附;而在大唐的南边,更是将国土和海疆开拓到几千里之外!

现在的大唐布武四方,顺者昌,逆者亡,朕的功业远超先祖,大唐的强盛和富有,也是前所未有!朕就是古往今来。帝王中的第一人!

想到这些,纵然是李隆基已经不理国事多年,但好大喜功的天性却没有变,为此李隆基也激动兴奋得好好几天都睡不着。已经在心里盘算过等吐蕃一平定,天下大定之后,再来一次封禅泰山,好将自己的功绩告慰上天和祖宗,勒石记功。

为此,他还特意下诏要把李白从天策府招来,为他写封禅的祭文。与此同时,更是连续两天在大明宫弹唱了好多首边塞诗。而其中唱的最多的还是萧去病的三首:《塞上曲》、《塞下曲》、《雁门太守行》。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没想到辅臣不但打仗和赚钱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