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盛唐神话家具 > 第171部分(第2页)

第171部分(第2页)

今天的菜是红烧野猪肉和咸菜疙瘩,野猪肉肥肉太少,瘦肉太粗还有腥味,比起后世的家猪味道差远了,不过大家依旧吃得香甜,特别是那些工人和家属,简直要把舌头吃下去。

几个人边吃边和旁边的工人聊天,很快拉近了距离,李岘问起这些人之前的生活和对生活的希望,每个人眼神里都洋溢着掩藏不住的神采,从内心发出的喜悦最有感染力,李倓、李岘也不自觉地融入进去,笑得开怀。

陈狗蛋和陈阿兰也被带了过来,两人洗了澡,换了一套四海商社统一置办的新衣服,像是换了两个人一样。

小女孩眼睛里第一次露出幸福的表情,一边不停吹着气说烫,一边吃的飞快,小小的人吃得快有一个大人多,看得众人一阵感叹。

等到陈狗蛋吃得差不多了,萧去病笑着问道:“狗蛋,你有大名吗?”

“回兰陵王的话,狗蛋的阿爹大字不识一个,哪里会取大名,阿爹说贱名好养活。”

“要读书了,我给你取个大名,叫陈大海,你可喜欢?”萧去病想了想,笑着说道。本来想叫取陈星辰的,但陈和辰同音不顺口。

“狗……大海多谢兰陵王赐名,以后我就叫陈大海了。”有萧去病给他取名,他哪里会不喜欢,当即激动得又要跪下来磕头,再次被萧去病握着手轻轻一抖,就怎么也跪不下去,一张脸又红又急。

周围人也是一阵艳羡,能得兰陵王赐名,所有人都会知道,今后在蓝田哪个敢欺负他们兄妹。

萧去病则突然由陈大海想到报童,进而想到等纸张便宜下来,就可以办报纸,至于另一个条件印刷术,同样没有一丝技术难度。

然后萧去病就笑了,把这个想法跟李岘和王玉珏讲,王玉珏和李倓毫不奇怪,李岘却惊奇的不得了。不是惊奇活字印刷术这个创意,而是惊奇萧去病怎么能这么快就想到这个办法。

没错,李岘认为萧去病是临时起意,看到陈大海,就想到给这样的小孩找份事做,然后想到报纸,再很快想到活字印刷术,从现在开始就让王玉珏去做准备,等到时候纸价便宜下来,刚好印刷术也成熟了,报纸就可以马上办了。

然后又迅速地想好了报纸的内容,各种传奇故事,他之前给安西军和亲卫讲的故事从现在开始就要整理成文字。《三国演义》,《西游记》,《天龙八部》什么的,再有就是《希腊神话》,《天方夜谭》等,再有就是西域见闻和海外异事介绍再加上一些当代诗人的诗歌,和穿插一些实事介绍和评论,肯定会卖得非常火。

这些个故事李岘也有听过那么几段,比如西游记那一段“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确实把肚子都笑痛了,相比之前那些蹩脚单调的故事,肯定会非常受欢迎。

可问题是,萧去病怎么可能一下能想到这么多,这么周到,他竟然还想到等养牛场办起来,可以让这些小孩去送牛奶,简直不可思议!

吃完饭,又安排了一些工作,萧去病和王玉珏,陈大海兄妹告别,返回长安。

马车里面李岘连忙问道:“辅臣你前面说我讲的澄清吏治的办法才是治标不治本,现在左右并无外人,你可以说说你的看法了吧,我倒要听听你什么更好办法。”

李倓也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未完待续。)

ps:  ps1:感谢715120955一万起点币的打赏,感谢715120955和非常之乐的月票

ps2:还有一章,可能要12点钟以后,章节名叫纲领,其实差不多也是本文的一部分纲领,写得比较细致,修改了几次。

第一百六十九章 纲领(下)

“延鉴兄以为吏治清明,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实在是大错特错。”萧去病笑了笑,开始讲道:“我们打一个比方,一个封闭的地方,有十个人每天都有一锅粥可以喝,这锅粥足够十五个人喝饱,我们把粥分为十五份。

最开始的时候,有两个人孔武有力,有掌握了武器,就由他们两人负责分粥。他们这样分,最强的那人分三份,另一人分两份,其他八人平均分十份。

这样虽然那八分分到相对较少,但依然可以喝饱,对方有有武器,又孔武有力,也只能接受,于是天下太平,这便是所谓吏治清明的时候。”

李岘皱着眉头想了想,觉得这样比例倒也贴切,两个孔武有力又有武器的,一个代表皇帝或者皇权,另一个代表大臣和官吏,其他八人代表普通百姓。

萧去病继续讲:“吏治不清明的时候,则是这样,最强那人分五份,另一人分四份,剩下八人分六份。这八人虽然喝不饱,但却不会饿死,对方两人孔武有力,且手上有刀,于是便也忍了。而这八人里面,力量也有大有小,于是就会有人喝饱,有少数人饿个半死或者饿死。但总的来说,局面总能勉强维持。

然后是另一种情况,最强那人分七份,另一人分六分,剩下八人分两份。这八人这时便不会惧怕那两人的孔武有力和手上的刀了。他们心里会想,与其被饿死,不如跟他们拼了。于是就会造反。就像秦末。汉末。晋末农民起义一样,这个时候就是局面彻底崩坏。”

李岘点点头:“所以,吏治清明很重要啊,如果能让那两人回到之前那样一人分三份,一人分两份,剩下八人分十分,这样就天下太平了。”

萧去病笑着点点头:“但这只是最理想状态,你忽略了两个问题。其一,人性是贪婪的,一开始那两人因为各种原因,吸取前人的教训也好,自身品德高尚也好,两人只分五份。

但当那两人或两人的后代发现即使他们两个一人分五份,另一人分四份,另八人依然会接受。他们慢慢就会想,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呢?

获得好处之后,人就会想继续获得更多得好处。这是天性,是人之常情。每个人会最大限度追求最大的好处。最后这两人就会一点点试探那八人的底线,一点点想多分一些,最后变成最后那种情况,局面彻底崩坏。”

两人沉默不语,李岘知道,萧去病说的是对的,人性是极其贪婪的,而且大多数人是没什么智慧且短视的,最后还真会慢慢演化成后面那种情况。

李倓的眉头也皱成了一个川字,他丝毫不怀疑萧去病话的正确性,现在只是在思考解决之道。

萧去病继续道:“还一个问题,即使假设这两个分粥的人一直都清明。但是人口是会增长的。粥还是十五份,但后来人增长到二十人。如果平均分这些粥,虽吃不饱,但也不会饿死。

但这可能么?我们还按之前的比例,假设每人都有一个后代,最强壮的两人分三份,略有富余,另外两人分两份,刚刚好。其他十六人分十份,但这十六人力量也有大小,于是可能有两三人刚刚能吃饱,有一部分人吃个半饱,还有一部分天天饿肚子,最后也会造反,局面崩坏。”

见两人不说话,萧去病又开始编故事,讲起在倭奴国的更东边,大洋的另一边,曾经有一个大日月国,便是因为享有特权的藩王和缙绅阶层占据了太多的资源钱财,蛀空了国家,最后百姓造反加上外族入侵,导致灭亡。听得两人唏嘘痛心不已,倒也没去追问萧去病是怎么知道的。

过了半饷,李岘才道:“那不知道辅臣的解决之道是什么?难道你这样就是治本的办法?”

“是不是我不知道,但我认为它是。”萧去病笑着道:“我认为解决之道无非有二。

其一,便是劫富济贫,还富于民。好比某个大官他通过各种手段一人独占很多钱,这些钱都是从几百上千个陈大海手里抢来的。

然后我们四海商社就生产各种好东西,组织各种好玩法,将他独占的这么多钱赚过来,然后分给那些被这个大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