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那不就是搞特殊么,关昭复还想说什么,关先生不给侄儿机会,摆摆手。
“行啦,别说了,这里到机场得两小时呢,直升机只要四十几分钟,你们吃顿饭来得及。”
关昭邦:“叔,但我爸那儿”
“你爸那边我来说,别磨叽了,吃饭!”
关先生不容拒绝。
饭桌上,孩子们都安静用餐,大人不问,他们不会主动开启话题,这是家教。
大人们却在闲话,关先生正交待太太,今晚让感冒人士单独睡一间。
亲哥不忍心:“爹地,弟弟肯定不干,他一个人睡不着,还是我带他睡。”
“我也可以。”
关昭泰附和,荣行举也举手。
亲妈夸赞:“你们都好乖,都是好哥哥!但妈咪婶婶怕你们也被传染哦,还是让阿熠自己睡。”
飏大少爷坚持:“没事,妈咪,阿熠差不多都好了。”
关先生:“既然他们坚持,就随他们吧。明早醒来,谁感冒谁小狗!”
好哥哥们没有被吓到。
关先生又询问起侄儿们的学业。
关家教养孩子,对于学业和品德要求都十分严苛。当然,品德方面,关先生是特例,但学业方面,可是对所有子弟都统一高标准要求。
比如
“昭”
字一辈目前所有学生,一个成绩差的都没有。且除了日常学业,他们还要学不少其他课程,尤其飏熠两位少爷。
关太太曾好奇问先生,他们
“凛”
字一辈可有成绩稍微差一些的?
关先生傲娇回答,说即便是综合成绩最差的老幺——关凛莼,人家也比普罗大众强太多。
后来,关太太得知关凛莼曾参加过高考,她便问了人家的高考分数。
得,先生口中他们那一辈中差一点的,人家总分比自己当年还高两分呢!
关家的孩子,上大学得全凭自己的实力考,考不上家里不会开后门。
当然,关先生除外,他没在国内念大学,外面那些学校又不用他考。再当然,要考他也百分百能考上!
关太太某次跟闺蜜探讨过,为何先生家的孩子们个个如此优秀?她告诉闺蜜,除了长辈们的严格要求外,就是手足们成长时的互相带动和监督作用。
长在关家,学习的氛围很浓。除了长辈从小耳提面命外,同辈中的哥姐一样会严格要求弟妹,相聚时会带弟弟妹妹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