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唐中兴颂颜体楷书 > 第98章 储位大典暗流涌(第1页)

第98章 储位大典暗流涌(第1页)

乾元元年腊月十九的清晨,雪停了,风却更烈,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义军大营的辕门外,周虎正带着十几个骑兵来回巡查,他新换了柄弯刀——是之前剿叛军时缴获的,刀鞘上刻着“史”字,被他用砂纸磨掉了,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子。

“周将军,你看那边!”一个骑兵突然指向远处,周虎眯眼望去,只见雪地里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崔乾佑,后面跟着五个穿着锦袍的老者,个个裹着厚厚的貂皮大衣,却还是被风吹得缩着脖子,跟在他们身后的家丁,手里都提着沉甸甸的木盒,不知道装的什么。

周虎赶紧翻身下马,让人去通报李倓和郭子仪,自己则带着人迎上去。崔乾佑看见周虎,脸上堆着笑,却还是有点不自在——毕竟上次在粮栈,他被周虎堵得说不出话,还差点被阿依古丽的套马索缠了脚踝。

“周将军,别来无恙?”崔乾佑拱手,语气比上次客气了不少,“这几位是冀州的其他士族族长,分别是张家、李家、王家、刘家、胡家的,今天特意跟我来归降义军。”他说着,指了指身后的五个老者,其中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者,眼神里满是警惕,手里的暖炉攥得紧紧的。

周虎瞥了眼那些木盒,故意调侃:“崔老爷,这盒子里装的不是掺沙粮吧?要是的话,我可不敢收,营里的弟兄们吃够了掺沙的亏。”崔乾佑的脸一红,赶紧解释:“是……是崔家的地契和粮栈账本,还有这几家士族的田产清册,都是诚心归降的凭证。”

正说着,李倓和郭子仪从营里走了出来,阿依古丽跟在旁边,手里还拿着个烤红薯——是孙小五早上给她的,热乎乎的,她用帕子包着,时不时咬一口,嘴角沾了点红薯泥。

“崔老爷,各位族长,欢迎归降。”李倓笑着拱手,目光扫过那些木盒,“看来各位是真心想跟义军一起,平定邺城的叛军了。”白胡子的张族长往前走了一步,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建宁王殿下(他昨晚已经听说李倓的身份),我等归降,朝廷真能免我等连坐之罪?家里的老幼,不会受牵连吧?”

阿依古丽咽下嘴里的红薯,擦了擦嘴角:“张老爷放心,草原人说话算话,殿下说免连坐,就肯定免。要是朝廷敢反悔,我就带着回纥骑兵,把邺城的叛军再打一遍,让朝廷看看,失信的下场!”她说着,晃了晃手里的套马索,铜环碰撞的声音在风里格外清脆。

张族长被她直白的话逗得笑了,紧绷的脸色也缓和了些:“阿依古丽公主性子直,我信公主的话。只是邺城的叛军势大,咱们联军真能打得下来?”郭子仪上前一步,语气沉稳:“张族长放心,朔方军三万将士已休整完毕,回纥骑兵骁勇,流民军熟悉地形,再加上各位提供的邺城布防图,拿下邺城,只是时间问题。”

众人说着,往大营里走。阿依古丽跟在崔乾佑身边,小声问:“崔老爷,昨天把窦建德的牌位收好了?没真让我扛回来当砧板吧?”崔乾佑尴尬地笑了笑:“收好了,收好了,以后再也不摆了,还是发放粮种实在。”李倓听见两人的对话,忍不住笑了——阿依古丽这记性,倒是把昨天的玩笑记到现在。

中军帐里,炭盆烧得正旺,火苗“噼啪”作响,把帐内烘得暖暖的。崔乾佑让人把木盒打开,里面果然是地契、账本和清册,还有一张卷得整齐的羊皮地图——正是邺城的叛军布防图。

郭子仪拿起地图,缓缓展开,地图上用墨笔标注得清清楚楚:邺城的四门各有多少守军,哪里有壕沟,哪里有箭楼,甚至连叛军的换岗时间都写得明明白白。“崔老爷,这布防图倒是详细,你是怎么弄到的?”郭子仪问道,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

崔乾佑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愧疚:“之前跟叛军勾结,他们为了让我放心,给了我这张布防图,说要是唐军来攻,让我帮着守冀州。现在想来,真是糊涂,差点成了叛军的帮凶。”他顿了顿,指着地图上的南门:“南门的守军大多是强征的河北百姓,战斗力最弱,而且南门的壕沟比较浅,只有五尺深,容易突破。”

李倓凑过去,指着西门:“西门的守军是叛军的精锐,有三千人,对吧?之前阿依古丽带骑兵去粮道追击时,遇到过西门的叛军,战斗力确实强。”崔乾佑点头:“没错,西门的守将是史朝义的亲信,叫王怀忠,此人擅长守城,咱们得小心应对。”

刘家的族长刘老爷突然开口:“殿下,郭令公,我等归降,除了免连坐,还有个请求——希望义军能帮着修复各村的水渠,去年被叛军破坏了,开春要是种不了地,农户们还是要挨饿。”李倓立刻点头:“刘老爷放心,等平定邺城,我就让流民军的弟兄们帮着修水渠,粮种也会多发放一些,保证农户们开春能种上地。”

阿依古丽坐在旁边,啃完了红薯,拍了拍手上的灰:“各位老爷要是真心归降,就别光想着自己的田产,也多帮着农户想想。草原上,部落首领要是只想着自己的牛羊,不管牧民的死活,早被牧民赶下台了。你们中原士族,也该学学这个道理。”她的话虽然直白,却说到了点子上,几个族长都点头称是,之前的顾虑也消了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崔乾佑看着众人的态度,心里踏实了,对李倓说:“殿下,我已经跟族里的人说好了,明天就把崔家粮栈的粮食都运到营里,分给义军和农户,绝不留一粒掺沙粮。另外,我还让家里的家丁都来参军,跟着义军一起打邺城。”李倓笑着点头:“好,崔老爷有这份心,比什么都强。咱们现在就歃血为盟,从此一起对抗叛军。”

盟誓的仪式设在中军帐的中央,孙小五和王石头一起布置——孙小五找来了一个青铜酒樽,是之前从叛军手里缴获的,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王石头则从营外的柳树上折了几根柳条,用来蘸血。

郭子仪让人端来一碗清水,又拿来一把匕首,匕首是阿依古丽的,刀身锋利,泛着寒光。“歃血为盟,是草原和中原都认可的仪式,”郭子仪看着众人,语气庄重,“今日在此立誓,若有违背,天地共诛。”

李倓首先上前,拿起匕首,在指尖轻轻划了一下,鲜血滴入酒樽中。他举起酒樽,声音洪亮:“我李倓,以建宁郡王之名立誓:此次平定邺城,只追首恶,不祸及族中老幼、农户佃户;战后帮河北百姓修复家园,发放粮种,让大家能安心种地,过上太平日子。若违此誓,甘受军法处置,永不领兵!”说完,他将酒樽中的酒一饮而尽,随手将酒樽递给旁边的阿依古丽。

阿依古丽接过酒樽,也在指尖划了一刀,鲜血滴入酒中。她举起酒樽,眼神坚定:“我阿依古丽,以回纥公主之名立誓:回纥骑兵将全力协助义军平定邺城,不抢百姓一粒粮、一头羊;若义军违背今日之誓,回纥不再援唐,从此断绝盟约。草原人说话算话,绝不反悔!”她仰头饮尽酒液,酒液顺着嘴角流下,她毫不在意地用袖子擦了擦,将酒樽递给崔乾佑。

崔乾佑深吸一口气,拿起匕首,手微微发抖,却还是坚定地在指尖划了一下,鲜血滴入酒樽。他举起酒樽,声音带着几分激动:“我崔乾佑,以冀州崔氏族长之名立誓:从此归顺大唐,协助义军平定邺城,提供粮草和布防图;战后帮农户修复水渠,发放粮种,绝不与叛军勾结。若违此誓,甘受族规处置,崔氏从此退出冀州!”说完,他饮尽酒液,将酒樽递给张族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