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唐中兴颂颜体楷书 > 第70章 商栈辞帅避锋芒(第2页)

第70章 商栈辞帅避锋芒(第2页)

胡商们立刻上前,用弯刀拨开干草。亲卫们都攥紧了腰间的武器,只要对方发现弩箭,便要动手灭口。可奇怪的是,干草堆翻了个底朝天,别说弩箭,连块铁片都没找到。

“这……”大食商人面色惨白,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李倓冷笑一声,目光转向崔瑾:“崔参军,你说这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试探?”

崔瑾脸色凝重,凑到李倓耳边:“殿下,在下临行前,李泌大人特意嘱咐——张良娣娘娘近来常向左右打听您在江淮的动静,她的弟弟张清刚被封为太常卿,恐对您有所忌惮。”

“张良娣……”李倓喃喃道。他回想起历史记载,张良娣,这位肃宗的宠妃,不仅在安史之乱中为太子李亨提供了精神支持,还在李亨即位后,凭借其政治手腕和野心,试图影响朝政,甚至有废黜太子李豫,改立自己儿子的企图。如今自己在江淮声名鹊起,又深得李泌支持,自然成了她的眼中钉。

“看来这商栈并非安全之地。”李倓对秦六道,“收拾东西,立刻启程。崔参军,你也随我们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崔瑾连忙点头:“殿下说得是,灵武那边还等着在下复命。”

车队再度启程时,日头已高悬中天。夏州城外的官道上,流民比昨日更多了些,一个个面黄肌瘦,拖着疲惫的脚步往南逃。李倓让亲卫分了些干粮给流民,一个少年捧着半块饼,跪在地上磕头:“多谢大人!范阳那边杀得更凶了,史思明的军队到处抢粮食,我爹娘都被他们杀了……”

李倓心头一震,史思明叛乱的规模远超他的预料。他对陈忠道:“粮运之事,刻不容缓。你立刻传信给王元宝,让他加快江淮粮船的调度,务必在月底前将第一批粮草运到黄河渡口。”

陈忠领命而去,李白望着流民的背影,叹道:“若非殿下坚持掌粮运,这些粮草不知要被克扣几何。当年老夫在长安,见惯了转运使中饱私囊,粮草运到前线只剩三成。”

“此一时彼一时。”李倓语气坚定,“我兼任粮运使,将效仿刘晏的漕运改革和常平法,在沿途设置粮仓、实行节级转运,确保粮食运输的效率和公平,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克扣现象。待粮草充足,郭子仪将军便能挥师东进,早日平定叛乱。”

车行至傍晚,前方忽然传来马蹄声。只见三骑快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前几日被派去送奏报的亲卫。他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喊道:“殿下!陛下有旨!”

李倓连忙停车,接过亲卫递来的圣旨。肃宗的字迹雄浑有力,上面写道:“倓儿悌顺知礼,让帅之举彰显宗室和睦。特封尔为太常卿兼诸道转运使,总掌天下粮运。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即刻整军备战。”

“陛下竟真的准了!”李白惊喜道:“太常卿掌礼乐郊庙之仪,转运使掌漕运财赋之权,此乃身兼两职,实权在握啊!”

李倓却注意到圣旨末尾的批注:“良娣言倓儿深谙实务,可委以重任。”他心中一凛,张良娣竟在陛下面前“举荐”自己?此举分明是想将他推至风口浪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崔瑾也看出了端倪,低声道:“殿下,张良娣这是想让您掌粮运,既夺不了兵权,又容易因粮草问题获罪。一旦前线缺粮,第一个被问责的便是您。”

“我明白。”李倓淡淡一笑,将圣旨收好,“然粮运之事,总得有人担当。只要能让前线将士饱食,些许构陷,又何足道哉?”

他翻身上马,望着前方的落日:“传令下去,加快速度!三日之内,必须抵达灵武!”

车队于暮色中疾驰,晚风卷起李倓的衣袍,露出腰间那方江潮锦帕。他忆起陈婆婆的叮嘱:“殿下乃干大事之人,切莫忘了保护自己。”如今看来,这灵武之行,不仅要辅佐肃宗平叛,更要在张良娣的步步紧逼中站稳脚跟。

夜深时,车队在一处废弃的驿站休整。李倓坐在篝火旁,修改着粮运调度方案,崔瑾凑过来,递给他一封密信:“这是李泌大人让在下转交的,说是关于黑衣大食使者的事。”

李倓拆开信,李泌在信中写道:“黑衣大食愿以粮草助唐平叛,其条件乃开通河西互市。陛下有意让殿下主持和谈,良娣却推荐其弟张清参与。殿下需早做准备。”

“又是张清。”李倓眉头紧蹙。他想起搜索到的资料,张清仗着张良娣的势力,在灵武横行霸道,后来因参与宫廷政变被流放。若是让他掺和互市之事,不知要闹出多少乱子。

“崔参军,你可知张清在灵武的势力?”李倓问道。

崔瑾轻叹一声:“张清娶了郯国公主,又任太常卿,在军中颇具人脉。良娣娘娘更是每日在陛下耳边吹风,说他‘通胡语、善商贸’,实则他连大食国在哪里都不知道。”

李白这时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个酒葫芦:“贤弟不必担忧。老夫当年在西域结识过大食商人,知晓他们的习俗。明日到了灵武,老夫随你一同见使者,定不会让张清得逞。”

李倓心中一暖,有李白相助,和谈之事便多了几分把握。他举起茶杯,对李白和崔瑾道:“今夜且歇息,明日到了灵武,便是新的战场。”

第二日清晨,车队继续前行。远处的贺兰山渐渐清晰,灵武城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李倓望着那座承载着大唐希望的城池,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一场关乎大唐命运的博弈,即将开始。而他手中的粮运权,便是最锋利的武器。

亲卫们精神抖擞,秦六挥动马鞭高声喊道:“殿下,前方就是灵武了!咱们可算到了!”

李倓点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灵武城。他仿佛看到了肃宗的身影,看到了郭子仪将军的铠甲,看到了江淮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看到了安史之乱平定的那一天。

车队加快了速度,朝着灵武城疾驰而去。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中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