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唐中兴颂全文多少字 > 第10章 朔方铁骑破重围(第1页)

第10章 朔方铁骑破重围(第1页)

城楼上的鼓声敲至第三十通时,终于漏了半拍。李倓靠在雉堞上,左手死死按住左臂的伤口,白布早已被血水浸透,黏在皮肉上,稍一动作就扯得钻心的疼。他低头看向城外,叛军的云梯还挂在城墙上,被热油烫焦的木茬冒着青烟,几具未及撤下的叛军尸体卡在梯阶间,风一吹,僵硬的手指微微晃动。

“殿下,滚木只剩最后三捆了!”亲卫张猛的声音带着哭腔,右臂被叛军箭矢射穿,此刻正用左手吃力地搬着一块石头,“东城门那边,民壮已经顶不住了,广平王殿下让您拿主意,要不要把西门的人调过去一半。”

李倓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城楼下的叛军——五百人的队伍已把县城围得密不透风,黑色的战旗上绣着“燕”字,在夕阳映照下如同一块脏污的破布。他记得昨日叛军撤退时不过两百人,一夜之间竟增兵三倍,想来是摸清了县城的虚实,笃定他们没有援军。

“不能调人。”李倓哑着嗓子开口,声音因缺水而干涩,“西门是叛军主攻方向,一旦撤人,他们立刻就能攻上来。让大哥再撑撑,告诉民壮,再坚持一个时辰,援军说不定就到了。”

这话连他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陈忠出发去朔方营已有两夜一天,三百多里的路,就算“追风”跑得再快,也未必能在叛军再次来袭前带回消息。可他不能说泄气话,城楼上的亲卫和民壮,早已是强弩之末,全靠一口气撑着。

就在这时,西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不是叛军那种杂乱的踏步,而是整齐划一的“嘚嘚”声,像一阵惊雷滚过地面。李倓心中一动,急忙爬上了望台,抓起亲卫递来的牛角望远镜——远处的尘土里,一队玄甲骑兵正疾驰而来,队伍前的战旗虽被风沙吹得猎猎作响,却能看清上面绣着的“李”字,还有侧面极小的“朔方”二字。

“是援军!”了望台上的士兵突然大喊,声音里满是狂喜,“是朔方军的骑兵!”

城楼上的人瞬间沸腾起来。张猛忘了胳膊的疼,举起一块石头就往城下扔,嘴里喊着:“援军来了!咱们有救了!”民壮们也跟着欢呼,原本疲软的动作突然有了力气,连受伤的人都挣扎着坐起来,往城下扔石头。

李倓扶着了望台的木柱,长长舒了口气。他看到骑兵队伍的最前面,一个身披玄甲的将领正勒马疾驰,那人身材高大,手持一杆银枪,枪尖在夕阳下闪着冷光——看身形,正是郭子仪麾下的副将李光弼。

城楼下的叛军也发现了援军,阵型瞬间乱了。首领举着弯刀大喊,试图让士兵重新整队,可朔方骑兵来得太快,转眼就到了阵前。李光弼率先冲入叛军队伍,银枪一挥,便有两个叛军应声栽倒,玄甲上飞溅的血珠,随风飘落,转瞬被黄沙掩埋。

“殿下,咱们冲出去吧!”张猛握着短刀,眼里闪着光,“跟朔方军内外夹击,定能击溃叛军!”

李倓点了点头,伸手扯下左臂的白布,胡乱缠了几圈,又从腰间拔出陌刀:“张猛,你带二十人守住城楼,别让叛军趁乱爬上来。其他人跟我走,从西门缺口出去,目标是叛军首领!”

他率先跃下城楼,亲卫们紧随其后。城门口的叛军正忙着应对朔方骑兵,没料到会有人从城里冲出来,一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李倓的陌刀挥起,劈开一个叛军的盾牌,刀刃顺势掠过对方的脖颈,鲜血飞溅在他银甲之上,却丝毫没影响他的动作。

李光弼正率军冲击叛军左翼,见城门大开,一队亲卫杀了出来,领头的少年虽左臂带伤,却越战越勇,当即高声喊道:“建宁王殿下!左翼交给朔方军,你去斩贼首!”

李倓闻言,策马转向叛军右翼。叛军首领正躲在几个亲兵身后,指挥士兵抵抗,见李倓冲过来,忙举刀相迎。两人马身交错时,李倓避开对方的弯刀,陌刀自下而上猛挑,正中首领腰际,首领惨叫一声,摔下马背,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叛军见首领被杀,彻底没了斗志。有的丢了兵器往远处逃,有的干脆跪倒在地,双手抱头求饶。朔方骑兵趁势追击,银枪与马槊在夕阳余晖中交织成一张死亡之网,未及远遁的叛军纷纷倒地,仅余少数逃入远处的树林。

战斗结束时,夕阳刚好沉入地平线。城楼下的空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叛军的尸体,朔方军的士兵正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有的在收缴兵器,有的在检查是否有活口,还有的在帮亲卫救治伤员。李倓拄着陌刀伫立原地,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入地上的血泊,晕开一抹淡红。

“建宁王殿下。”李光弼牵着马走过来,玄甲上的血渍已经凝固,变成暗褐色。他在李倓面前停下,翻身下马,对着李倓深深一揖,“末将李光弼,奉郭将军之命驰援。殿下箭伤未愈,仍能身先士卒,指挥若定,这份勇毅,末将自愧不如。”

李倓连忙上前扶起他,语气恳切:“李将军过誉了。若非朔方军及时驰援,我等今日恐已命丧于此。三百轻骑击溃五百叛军,朔方军的战力,委实令人钦佩。”他刻意不提自己斩贼首的功劳,只把功劳归给朔方军——他清楚,李光弼是郭子仪的心腹,与他处好关系,便是为东宫与朔方军的合作打下基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光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从怀中取出一个蜡封的木盒,郑重地双手递到李倓面前:“这是郭将军让末将带给殿下的手书。郭将军收到陈忠兄弟送来的信后,当即命末将率轻骑驰援,他自己则留在朔方营筹备粮草,等候太子殿下与二位殿下北上。”

李倓接过木盒,指尖触到蜡封上“郭子仪印”四个字,心中一暖。他打开木盒,取出里面的信纸,信纸是粗麻纸所制,边缘略显毛糙,却自有一股沉甸甸的厚重感。郭子仪的字迹苍劲有力,一笔一划都透着军人的刚毅:

“建宁王殿下亲鉴:闻殿下守好畤,护粮道,拒叛军,有古之名将之风。朔方营已备粮草万石,战马三百匹,愿与殿下共商北上灵武、兴复大唐之大计。光弼知兵,可与殿下共谋军事,凡事可与他商议。待太子殿下至,某当亲自出营相迎。”

李倓把信纸递给刚赶来的李豫,李豫接过信纸,仔细读了一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郭将军和朔方军相助,父王定能在灵武站稳脚跟。三弟,这次多亏了你,不仅守住了县城,还赢得了朔方军的敬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