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命案突发
“陆顾问,有紧急案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刑侦队队长赵雷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罕见的凝重,“市立美术馆发生命案,三名观众在观赏一幅古画时突然死亡,死状离奇,我们初步勘察没找到任何线索,上级让你赶紧过去一趟。”
陆衍放下手中的笔,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语气平静:“具体情况说一下。”
“三名死者都是普通观众,目前查到的信息显示,他们年龄、职业、住址都没有交集,都是今天下午2点到3点之间进入《月下狐》展区的。”赵雷快速汇报监控拍到画影晃动,初步定性为悬案。”
听到“画影晃动”“无痕迹死亡”,陆衍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一边穿一边说:“地址发我手机上,我现在过去。另外,把死者的基础信息、现场初步勘察报告和监控录像都发给我,路上我看。”
“已经发你了。”赵雷点点头,看着陆衍快步走出办公室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有陆衍介入,这起离奇的案子,或许就能找到突破口。
陆衍驱车赶往美术馆,车内的导航播报着路线,他的目光却停留在手机屏幕上。三名死者的信息清晰地显示在上面:张敏,32岁,公司职员;李强,45岁,个体户;王娟,28岁,教师。三人的社会关系简单,确实没有任何交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案发时都在观赏《月下狐》。
现场勘察报告和监控录像也没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线索,正如赵雷所说,这起案件干净得不像谋杀,却又离奇得不可能是自然死亡。陆衍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方向盘,大脑飞速运转。集体恐惧致死?自然猝死?这两种可能性都被现场证据排除了。那么,会不会是某种未被检测到的作案介质?或者,真的和那幅画有关?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陆衍压了下去。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从不相信超自然力量,任何看似离奇的案件,背后一定有科学的解释,只是他们还没找到而已。
二十分钟后,陆衍的车抵达市立美术馆。他停好车,戴上手套和鞋套,拿出证件递给门口的警员,径直走进了封锁区。展厅内,警员们还在忙碌,警戒线外围站着几名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脸上满是惶恐。
陆衍没有先去看死者遗体,而是径直走到了《月下狐》画作前。这幅画比监控里看起来更具冲击力,尤其是那双狐眼,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他站在距离画框三米远的地方,仔细观察着画作的每一个细节,从画框的红木纹理到画面的颜料质感,再到月下狐狸的姿态神情,试图找到任何不寻常的地方。
“陆顾问,你来了。”赵雷迎了上来,“法医初步尸检结果出来了,死者体内确实没有任何毒素,心脏骤停原因不明,只是在他们的瞳孔中,发现了一些细微的黑色絮状物,暂时无法识别成分。”
陆衍的目光从画作上移开,转向赵雷:“监控再给我看一遍,放慢十倍。”
两人来到安保室,技术人员按照要求,将监控录像放慢十倍回放。画面中,三名死者的动作被拉长,他们的表情变化清晰可见,从欣赏到惊愕,再到极致的恐惧,最后倒地。而在他们倒地的瞬间,画中白狐的影子确实有极其轻微的晃动,虽然微弱,但在慢放镜头下,清晰可辨。
“画框和画作本身检查过了吗?”陆衍问道。
“技术人员已经初步检查过,画框是民国红木,没有撬动痕迹,画作颜料层也没有异常,紫外线灯照射后,没有发现隐藏符号或字迹。”赵雷回应。
陆衍沉默片刻,语气坚定:“集体恐惧致死不符合常理,排除自然猝死,这不是简单的意外。立即扩大勘察范围,封存《月下狐》周边五米内的所有物品,包括展柜、照明设备、甚至空气样本。另外,调取近三天《月下狐》展区的完整监控,逐帧分析,不能放过任何细节。联系文物部门,调取这幅画的完整来历档案,我要知道它的所有过往。”
“明白!”赵雷立刻安排下去。
陆衍再次回到展厅,走到三名死者倒地的位置,蹲下身,用勘查灯照射着地面。地面光洁如新,没有任何痕迹,但他还是让技术人员用特殊试剂进行检测。随后,他又走到《月下狐》的展柜前,仔细观察着玻璃表面和画框的连接处,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展柜的玻璃,感受着温度和质感。
“这幅画展出多久了?展出期间有没有出现过异常情况?”陆衍问旁边的美术馆负责人。
负责人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色苍白,声音有些颤抖:“这幅画是一周前新入藏的展品,展出三天来一直很正常,每天闭馆后我们都会进行常规除尘,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也没有接到观众的异常反馈,直到今天……”
陆衍点点头,没有再追问。目前能获取的信息有限,更多的线索还需要等待技术检测结果和档案资料。但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这起案件的关键,很可能就藏在《月下狐》这幅画本身,或者它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里。
夜色渐深,美术馆内的灯光依旧明亮,警员们还在忙碌着。陆衍站在《月下狐》前,再次看向画中的白狐。月光下,狐狸的姿态优雅而神秘,那双眼睛仿佛穿透了千年的时光,正静静地注视着他。陆衍的眼神锐利如刀,与画中狐眼隔空对视,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