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确实简陋了些,”赵四环顾四周,语气带着歉意,“比我们在北京住的差远了。”
苏婉清却缓缓走进屋内,伸出手,轻轻触摸着那粗糙却干燥的土墙,指尖传来一种坚实而温暖的触感。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泥土和木材的天然味道,竟让她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
“不,很好。”
她转过身,看着赵四,眼中没有丝毫的失望,反而漾开温柔而满足的笑意。
“很干净,很结实,最重要的是,这是咱们自己的家。你看,窗户朝南,阳光多好。”
妻子的话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赵四心中最后的一丝不安。
他放下旅行袋,也笑了起来:“对,咱们自己的家!”
“空是空了点儿,但正好,可以按照咱们的心意来布置。”
正说着,通讯员小刘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盆和一个篮子过来了。
“赵顾问,苏医生,马书记让我给你们送晚饭来了!”
盆里是热腾腾的土豆炖白菜,虽然油水不多,但分量十足,篮子里放着几个二合面馒头和两副碗筷。
在这物资匮乏的山区,这已是极好的招待。
两人就在新家的门槛上坐下,借着夕阳的余晖,吃了一顿简单却意义非凡的“入伙饭”。
饭菜的味道说不上多好,但两人都吃得格外香甜。
吃完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赵四点燃了马书记让人一并送来的煤油灯,电得省着用。
豆大的火苗跳动,将温暖的光晕洒满小屋。
“明天我去找点工具和木料,”
赵四就着灯光,打量着屋子的格局,开始规划。
“得先打张床,总不能一直睡地铺。”
“再做个桌子,几把凳子……哦对了,还得弄个柜子给你放衣服。”
他说起这些木工活,眼神发亮。
穿越后签到系统也奖励的木工技巧,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苏婉清看着丈夫摩拳擦掌、兴致勃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她打开自己的旅行袋,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竟然还有一大块蓝底白花的土布。
“这是我临走前,妈悄悄塞给我的,说是过来了里总用得着。”
苏婉清展开那块布,布料厚实,花纹朴素大方。
“我想着,可以做个门帘,再做个桌布,或者把窗户也遮一下。”
灯光下,苏婉清的脸上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投入。
她仔细比划着布料的用途,眼神专注而温柔。
赵四看着妻子,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这块布承载着母亲遥远的祝福,也代表着婉清将在这里扎根的决心。
“好!”
赵四重重点头,“明天我就去弄木料,你来做窗帘桌布!咱们一起,把这个家收拾得妥妥帖帖!”
对于赵四和苏婉清而言,这空荡荡的“干打垒”,正因为彼此的陪伴和共同的努力,开始真正成为一个名为“家”的港湾。
远处山峦的轮廓在夜色中沉默,而近处这扇小窗透出的灯火,虽微小,却坚定地亮着,与生活区其他星星点点的灯光一起,宣告着人们在这片艰苦土地上的坚守与希望。
这一夜,煤油灯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屋内的温度却照亮了这间简陋土屋里的无限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