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臣纷纷跪下请求说:“请陛下主审此案!”
大臣们纷纷跪地说:“陛下……”
安帝大怒:“你们要逼宫吗?樊爱卿传旨:将上蔡侯邓骘降为罗侯,举家遣归封国;邓悝、邓弘、邓阊三兄弟削为平民;西平侯邓广宗、叶侯邓广德、西华侯邓忠、阳安侯邓珍、都乡侯邓甫德一律废为庶人;尚书邓访举家流放……”
杨震跪求:“皇上呀!大将军的贤良克己是有目共睹的,万不可……”
袁贵等老臣齐呼:“陛下,不可……”
但是,安帝根本不听杨震、袁贵等众大臣的进谏。他喊道:“樊闰听旨,按朕意,执行!”
杨震大喊:“皇上,万万不可!其实皇室早有规定,公卿不入狱……”
安帝说毕,甩袖而去。
杨震气得口喷鲜血,当即倒地。
“杨大人——”“明公——”“恩师——”跪在地上的官员急忙起来,纷纷去扶杨震。
此刻,宣室内,安帝、樊闰、耿宝在商量如何彻底处置邓氏家族。
樊闰说:“皇上,臣以为邓骘犯有谋逆之罪,证据确凿,按大汉律法,应诛灭九族。”
安帝心想:诛灭九族?上三族到曾祖、下三族到重孙,还有妻族、亲族、戚族共是九族,全家男丁,凡是七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者一律死刑,其他人发至极边烟瘴之地为奴。这不是要对邓骘鱼鳞剐至死吗?想到这儿,他有些害怕。
安帝说:“邓氏威望颇高,诛灭邓氏九族,恐天下大乱。朕意,还是把邓骘全家取掉所封,削为平民,遣回原籍算了。”
但是,樊闰背过刘祜假传圣旨,说是皇上下旨,把邓氏一族赶出京城。
很快,几百人的羽林军卫士冲进邓府院内,邓家上百口人被驱逐到院子里,屋内被翻腾一空。
依汉律:各级府衙及司法机关对待犯人,要按照犯人的身份分别采取不同的程序。对普通犯人,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上批准,叫“有罪先请”,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樊闰奉命逮捕邓骘后,违背大汉律法,不光将邓骘打入牢房,还身戴木枷刑具;对邓氏一族,不奏请皇上,恣意妄为。
这时,在大牢里的邓骘浑身伤痕,满头白发散落在额前,目光呆滞。他被卸掉刑具后,放了出来。回到家中,不由得仰天长叹!
尽管邓太后执政时期,邓氏兄弟都小心谨慎,奉公守法。但是,皇权与外戚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并未因此消除,邓氏兄弟的命运终不能自我掌握。之后,樊闰、耿宝对邓氏家族大开杀戒。
杨震被救醒,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
在杨震屋里,杨震躺在炕上,杨伦、虞放、高舒、朱冲都围在屋里。冯宝出出进进,忙这忙那,不是给杨震端熬好的药,就是给杨震端洗脸水。
这时,袁礼来了,一脸悲凄。
杨震急着问:“大将军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大家都不愿意说。杨震急忙要下炕,说大家再不说,他要亲自去邓府看看。
袁礼只好把后来的情况告诉了杨震:“大将军一家前天晚上已被逐出京城,大将军在遣归的路上,拔剑自杀了……”
在场的几人当下都惊怔住了。
杨震差点儿又晕过去,被几人扶住,他抓住袁礼:“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不是当堂宣布把大将军降为罗侯,举家遣归封国吗?”
袁礼说:“恩师,情况远不是这么简单。后来,皇上不知受谁的蛊惑……”
袁礼说着,呜呜地哭起来,向在场的人叙述着他所知道的一切。
原来,安帝受樊闰、耿宝、王圣的蛊惑,先是下令将邓骘降为罗侯,举家遣归封国。可是,一回到寝宫,又下旨,将邓骘一家流放至凉州。邓氏家族的其他人也都纷纷受到迫害。三个弟弟被流放至敦煌,儿子至度辽,女儿、女婿至雍营,其余人等遣回原籍。于是,邓骘被满门抄家,全家老少被赶出京城。
就在邓骘被迫连夜离京赴凉州途中,皇上不知又听信谁的谗言,又改判邓骘流放为死刑,并由樊闰、耿宝监刑。邓骘悲愤之下,举剑自刎。接着,樊闰、耿宝这些人又怂恿皇上下旨株连九族。因此,邓氏家族的其他人,弟弟被追至城外凌迟处死,儿子被追至途中乱棍打死,其他有的自杀在家中,有的死在路上,而朝中和地方有牵连的亲戚、大臣一夜之间皆被免官。
这样一来,只有邓弘的儿子广德、甫德因其母与阎皇后是姊妹,只被废为庶人,得以保全而留住京城。其余,邓氏家族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刺史、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者,皆因邓骘一案,有的遭满门抄斩,有的被赶出皇宫,有的被赶出京城,有的被流放外地,有的在流放中死于途中。后来,又传来消息,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以及邓广宗、邓忠等先后被逼自杀。
樊闰咸鱼翻身之后,利用安帝对邓氏家族的不满,借安帝之手,开始对邓鹭及其支持者进行残酷的打击报复,授意制造了“玉玺被盗案”,又唆使安帝的舅舅耿宝编造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把邓氏家族连根拔掉。
大汉官场一片血雨腥风。
邓太后去世后未过百日,邓氏家族就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执政太后一死,其家族就覆灭,似乎成了大汉王朝的一个恶性循环。
听到这些消息,杨震震惊万分,脸色发青,浑身颤抖,很久没有说话。
朱冲一把拔出利剑,说:“我要杀了樊闰这个奸贼,杀了这伙奸佞!我要杀了这伙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