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征信诚信信用的区别和联系 > 第一章 庚申婴啼(第2页)

第一章 庚申婴啼(第2页)

在一间弥漫着稻草和土腥味的偏房里,一声响亮的婴啼,划破了冬夜的寂静。

陆家第九个孩子,在亡命奔逃后,降临人世。是个男孩,哭声格外响亮。陆大友看着襁褓中皮肤通红、挥舞着小拳头的儿子,又看看虚脱但安好的妻子,长长舒了口气,随即,一股更深的忧虑漫上心头——这孩子,是拿全家的家当换来的。

他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知晓”。既是“知曉時事”的无奈,也暗含一丝希望,希望这孩子将来能明事理,知晓这世间的人情冷暖、世事艰难。

消息,终究是传回了陆家村。

生产队的反应迅疾而冷酷。为了“以儆效尤”,确保政策“雷厉风行”地执行下去,处罚决定很快下达:

·陆家仓房里五千斤小麦,被拉走四千五百斤“充公”,仅留一千五百斤作为十一口人的“口粮”。

·陆家三间土坯房的屋顶,被扒开,檩条被抽走一半,“充公”。

·院子里养了两年、已近四百斤的三头大肥猪,被强行牵走,“充公”。

·屋后种了二十多年、已成材的几十棵白杨、柳树,被砍伐四分之三,约三十余棵,“充公”。

顷刻之间,陆大友半生奋斗积攒下的一点家底,几乎被剥夺殆尽。原本还算殷实的家,真正是“倾家荡产”。只剩下光秃秃的院落,残破的屋顶,以及勉强够糊口到夏收的粮食。

尾声:

知晓就在这样的倾颓与贫寒中,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章。他的出生,带着淮河的寒气、除夕的惊惶、家族的代价,以及一个时代转身时投下的、沉重的影子。

许多年后,有人翻出一首流传于淮河岸边的旧诗,仿佛正是那段往事的注脚:

《庚申记事淮岸婴啼九子吟》

淮上寒门岁又新,仓惶除夕避针辰。

充公檩麦充公树,留得残垣十口人。

雪夜柴门犬吠频,临河奔命月如银。

一针悬命千钧重,唤得啼声破九春。

苇荡深埋秤骨书,淮波夜夜说当初。

官仓麦熟三千担,半是春啼半是租。

湘水临淮古渡头,残桩犹系旧龙舟。

可怜今夜城西月,曾照朱衣万户侯。

知晓的命运,如同那被深埋的“秤骨书”,早已与家国的变迁、淮河的流水,紧紧缠绕在了一起。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