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是皇子之间为了夺权,明争暗斗的局面。
如此一来,太子逼宫,大逆不道,齐王陷害太子,更是罪责深重。
那么后边推波助澜,安排这一切的究竟是谁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这个渔翁……
肃王陷入了沉思,走出大殿后看向北狄的方向。
整整一夜,皇宫终于恢复了平静。
新的禁卫军将叛军的尸体全部抬走,宫人们洗刷宫道上的血,就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北潇,赶快回来吧,元京城才是真正的战场。
h3class=
"sigil_not_in_toc
"9
h3
太子逼宫夺权,最后以失败告终。
骠骑大将军及参与谋逆的禁卫军,还有支持周晟逼宫的官员,全部就地处决。
惠德皇后和周晟被关押进天牢。
从东宫搜出的,与司徒云往来信件,以及周晟身边的人,都能证明,太子周晟曾与北狄太子司徒云达成协议,只要周晟能促成和亲之事,司徒云便会派兵,帮助周晟夺权。
天子震怒,废太子,废皇后,羁押韩氏一族。
先有陆氏一族的覆灭,韩氏一族会有怎样的结局,大家已经能猜到了。
除此之外,更有传言说,周晟逼宫,是被刚被封为齐王的九皇子周礼陷害的,是周礼设计,让周晟以为势在必得,这才有了逼宫之事。
刚被周旸帝重用的周礼,又一次禁足于齐王府中,起起落落,最后经不得打击,自缢于齐王府中。
几位皇子死的死,废的废,除了远在钦州的秦王和雍王,剩下的就只有贤王周沅了。
周旸帝卧病在床,周沅临危受命,与肃王一同处理朝政。
朝臣们纷纷上奏,希望陛下早立储君。
朝堂又一次陷入风波之中,天子震怒,没有一个无辜者,尤其是此次逼宫之事,韩氏一族的下场不比陆氏的好。
而周旸帝也因为周晟逼宫之事,气得再次昏迷。
坊间已有传言,是肃王控制着周旸帝,所有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肃王。
已有大臣上奏弹劾肃王,说他心机深沉,觊觎皇位,希望陛下早立贤王为太子。
如此动荡之下,肃王一直苦苦支撑着。
元京城中人心惶惶,百姓们若无要事,闭门不出。
熙熙攘攘的元阳都城,瞬间萧条了许多。
这日景丛瑶带着侯府家丁,以去萧山祈福之名,围在萧山周围。
南菀上山已有月余,朝廷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仍旧不见踪影。
就连上山寻她的连翘,以及后去的杨钰钏,都没有消息。
多日不见南菀的踪影,景丛瑶也日日留宿在侯府别苑,景北江夫妇看出了端倪,厉声质问下才从景丛瑶口中得知了实情。
司徒然这个始作俑者竟然还留在元京,而且还让南菀独自去相见。
二人一听是南菀出了事,立即带着府兵,赶到了萧山后山,做着最后的准备,进山寻人。
景北江叫来了白武,逼着白武说明了一切。
景北潇临走时说过,元京城中唯有两人可信,一人是肃王,正在宫中撑着一切。
而另外一人则是景北江。
“如果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一切都可向大哥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