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唐将军职位 > 第190部分(第2页)

第190部分(第2页)

赵子良忙拱手谦虚道:“大人过誉了,上次大仗全赖大人指挥有度,否则凉州和番禾县早就被吐蕃人攻破了,末将只不过是遵照大人的调度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与吐蕃人致命一击!”

“哈哈哈······”王倕的大笑,心里和脸上很是满意。

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军中都这么一个规矩和现象,一个人想要独揽功劳是不可能的,赵子良深知这一点,因此每次作战,他基本上不主动给自己揽功,有时他还分些功劳给上司和下属,利益均沾才能和谐共进。

再说了,一个将领的功劳太大,大到功高盖主,皇帝坐在龙椅上就会不舒服了,届时飞鸟尽、良弓藏就会发生他身上,有的时候自污、藏拙、把功劳分给别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自保手段。

笑毕,王倕指着一个四十多岁穿着文官官府的官员给赵子良介绍到:“子良,来,本官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瓜州刺史、墨离军使乐庭寰乐大人!哦,本官差点忘了,几个月前朝廷已经下发公文,把瓜州改为了晋昌郡,改刺史为太守,现在乐大人是乐太守,你们认识一下”。

赵子良知道墨离军的兵员主体主要是归附唐朝的吐谷浑人组成,为了加强对这支军队的掌控,一般而言,墨离军使都由瓜州刺史兼任,对于一支主体大多由少数民族士兵组成的军队,军使的全称叫押番落使,简称墨离军使。

之所以叫墨离军,这个名字是因这支军队驻扎在吐谷浑墨离部落所在地,墨离部落基本上都是以墨离为姓,这片地区叫墨离川,附近还有一个湖泊叫做墨离海。

赵子良向乐庭寰拱手道:“原来这位就是乐大人,久闻大人,子良有礼!”

从品级上来说,赵子良的品级并不比乐庭寰低,不过乐庭寰既是晋昌郡太守,又兼任墨离军使,身兼两职,他的份量却要比赵子良高得多。

乐庭寰见赵子良名声在外,却一脸的谦逊,说话恭谦,他心中十分惊讶,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乐庭寰与赵子良也是第一次见面,没什么恩怨,他也拱手还礼笑道:“子良将军不但骁勇善战,却没想到年纪轻轻却有谦恭有礼,前途不可限量啊,幸会幸会!”

王倕笑着又介绍另外一人:“这位是沙州刺史兼豆卢军使李宏定李大人!”

沙州就是敦煌,四面都是沙漠戈壁,不过它的辖地却不小,西接安西都护府辖下的焉耆镇,西南与于阗镇管辖的兰城守捉接壤,东与瓜州相连,北方是八百里莫贺延碛,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俗称沙河。

豆卢军的兵员主体成分是当地的吐谷浑豆卢部落人组成,吐谷浑人是从前西迁的北方草原上的鲜卑族人,大多都是慕容氏鲜卑而非拓跋鲜卑,当年的首领慕容勳,字定东,昌黎何徙人,他带领族人迁徙到了沙州并在此定居下来,改慕容氏为豆卢氏,豆卢一词在鲜卑语中的意思是归义,因此就有了后来的豆卢部落,吐谷浑归附唐朝之后,唐朝就在这里设立了豆卢军,豆卢军也以此得名。

李宏定此人只不过三十余岁,留着几寸长的胡须,脸型清瘦,皮肤不太好,有些干燥,可能是长期待在沙州长期经受风沙吹拂所致,此人的双眼特别有神。

赵子良拱手道:“原来是李大人,日后还请李大人多多指教!”

李宏定皮笑肉不笑,点了点头,拱手还礼道:“好说,好说!”

王倕又指着一个五十多岁、留着花白长须的老将介绍道:“这位是甘州刺史、建康军使元魁将军!”

建康军是武则天时期的大将军王孝杰于证圣元年(695年)所建,驻扎在甘州西北一百九十里处的骆驼城。

赵子良对元魁拱手道:“元魁老将军,久仰您的威名了!”

岂知元魁大笑:“哈哈哈······老夫一听你这话就知道是言不由衷,老夫来甘州上任的时间不长,此前也没什么大的战功,哪有什么威名哦,抬举了,抬举了!”

赵子良也笑道:“老将军是个实在人,子良佩服!”

王倕又介绍另一个将领,此人生得高大威猛,身形高大壮硕之程度虽然比不上赵子良,却在此时已经是少有的高大之人。

“这是肃州刺史、玉门军使曹裕将军!”

赵子良拱手道:“曹将军,幸会!”

曹裕显然不是一个善于言词之人,他拱手还礼,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这是赤水军使杨敬述!”

赤水军是河西境内最大的一个军,兵马相较其他各军都要强大得多,它就在凉州城郊,因附近有赤泉而得名。

杨敬述是一个诗人,诗人领兵当任一军主将,可见赤水军的战斗力也不见得能够强到哪里去,不过上次能够顶住吐蕃人的半月攻城,杨敬述还是拼了命的,赵子良对他还是表示了敬重。

“这是新泉军使柳常青将军!”

新泉军驻扎在会宁郡,而会宁郡却又不归河西管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