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去建立不朽的功业。”
说到完颜皓祯,刘煜也听阿桂将军提了一嘴。据说他和他他拉家的骥远都是被长辈塞进军营历练的,可惜却都吃不了苦。完颜皓祯走门路报了受伤离队了,军中将领虽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却也碍于硕亲王的面子,睁眼闭眼地放他一马。而他他拉骥远没有后台却还想当逃兵,最后被守夜的哨兵当作敌军探子射杀了。
刘煜当时还怕雁姬听到这个消息会伤心,岂料去见她时,在她脸上看到只有轻松。甚至于她还很平淡的说,她现在就等着看珞琳的下场了,只等珞琳遭完罪,她也就圆满了……
就在刘煜感叹雁姬的仇恨之深重时,福尔康的声音又变成无限的惆怅,“可惜。我身为永琪的伴读责任重大,又得皇上看重,不能轻易久离皇宫。这样的保护和重视,对我来说是幸,却也是不幸。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不想被禁锢在这深宫之中,我向往的是那铁血与刺激的沙场。唉,也不知何时才能如愿以偿。”
“会有这样一天的。”晴儿的声音中充满了安慰和激励,“你应该明白皇上的心意,他只不过是想要你进一步成长。等真正成熟的时候,才是舒展才华的时机啊。古人有仲永之伤,皇上是想给你更多时间磨砺,以免重蹈覆辙啊。不过你放心,我会在太后面前提起你的抱负。”
乾隆的眼眯了眯。他觉得。有必要跟皇额娘提一提这个格格了。岁数也到了,还是早早嫁出去。也省得再闹出当年新月那样的事来。至于嫁给谁?哼。反正这个福尔康是别想了。想用皇家格格抬高身份,也不看看自己的德行。
估计是晴儿提到了太后,让福尔康很满意,他满是感激地说:“谢谢你,晴儿。”早前他对新月有点想法,可自从晴儿入宫之后。福尔康立刻就更正了目标。从年龄上来讲,这个晴格格显然更适合他。而且,晴儿是太后身边的红人,也更加符合他的利益。
当然。对皇后身边的和兰公主,福尔康曾经也是有过想法的。毕竟,晴儿只是个没封号的格格,而兰公主却是实打实的和硕公主,这等级不是差了一点半点。但是。兰公主的容貌虽好却不是他喜欢的类型,性子也不够温婉。当然,更重要的是……兰公主根本不理会他。
“你真是,还跟我客气什么。”晴儿的声音变得忧郁,“我的生命中,已经只有太后,而没有自己了。我自己活得不由自主,但是却不希望别人跟我一样。尔康,你是个有理想、有才华的人,我不能看着你的理想、才华被埋没。所以,我会帮你,也是在帮自己。”
听墙角的两个人纷纷眯眼,然后意味深沉地对视一眼。晴儿的来历,他们都清楚,若不是太后将她带在身边,她说不定已经被庶嫂折腾没了。而且,自从她进宫之后,太后对她也算宠爱有加,处处给她别样的体面。可是现在,这女人却是在抱怨!
“人人都说,我是太后身边的红人,是最得太后宠爱的格格。可却没人看到,这样的地位让我失去了什么。从十三岁起,我就伺候在太后身边,每日太后没起身我就要先起,晚上等太后安置了才能休息。太后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需要我去操心。有时候,我也觉得累啊。”
晴儿这话倒是说得没错,可却全是自找。太后身边伺候的奴才,少说也有几十,哪里用得上她一个格格事必躬亲。这女孩儿从入宫起,为了得到太后宠爱,就抢着伺候。刚开始,太后怜惜她年纪小,总是不让她动手。她却说,伺候太后是她的心愿,请求太后不要拒绝。
太后也知道,这是小姑娘刚换了新地方,心里没有安全感,渐渐地也就不拦着她。只想着,等日后熟悉了也就好了。难得这晴儿能坚持,两年如一日地服侍着太后。老太太嘴上不说,心中却是慰贴的,对晴儿也更加宠爱,心中也把利用的心思放开,多了份祖孙之情。
不然,以晴儿一个没品没级、没爹没娘的异姓王府格格,在宫中哪会有此地位。宫里人都尊重她,那也是太后明里暗里示意过的。甚至,太后已经跟乾隆商量过了,过来年就将她记在皇后名下,册封和硕公主的。就是不知,若是听到了这些怨言,老太太会不会伤心。
乾隆对他老娘还是很孝顺的,听了这些话脸色就阴沉沉的。刘煜的表情也不好看,甭管是看在谁面上,太后对他是真的很好。这皇宫里对他好的人,乾隆皇帝排第一,太后就是铁打的第二。虽然他早知道晴儿是个养不熟的,可还是会觉得愤怒。
“哎呀,不说这些烦闷的话题了。尔康,你跟我说说战场上的事啊,完颜皓祯都跟你说了些什么?他有没有杀人,有没有立功,皇上有什么封赏?”忽然晴儿笑了一声,声音变得开朗,她问道:“我听说,端亲王这次立了大功才封王的,你知不知道他的事啊?”
福尔康沉默了一会儿,声音略显低沉地说道:“完颜皓祯这次可惜了,他在临开战之前受伤,被迫离队了。所以,他次没能得到军功,他自己也遗憾得不行。至于那位立了大功的端亲王,哼,连战场都没有上的人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要我说,他的功劳,说不定都是抢来的。”
晴儿先是对完颜皓祯表示遗憾地“啊!”了一声,又对刘煜表示震惊地“啊?”了一声。那语气中饱含的感情…色彩,让人不用看就能想象出她的样子。(未完待续。。)
正文 第950章 锋芒
不过,乾隆皇帝没有费心多久,因为刘煜本就是主动来帮忙的!微微笑起来,刘煜露出亮白的牙齿,“回皇上,克善是有事求见。”
乾隆挑眉,表情有些意外。刘煜向来安静,能力卓绝,又坚强独立的很,即便他时时想宠着护着,亦觉得无处下手,常常为此挫败不已,他主动找到自己面前来,尚属首次。
乾隆嘴角上挑的弧度更加明显,俯身看进刘煜清亮的双眸,温言软语道:“克善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朕给你做主。”
“如此,克善逾越了。敢问皇上,此次迎战大小金川,军饷钱粮是否真的一点儿也筹措不出了?”刘煜问的很直接。他不怕乾隆责他妄议朝政,刺探军情。这不算刺探,当着帝王的面问,他愿意,自然会告诉他,不愿意,将他狠狠训斥一顿再撵走也就是了。
这种想法很光棍,很大胆,全不似刘煜往日的行事风格。失去力量的他在这个世界一直是行事谨慎的,但自进宫以来,被乾隆明里暗里的宠着纵着,竟渐渐放下心防,显露出了力量还在时的几分肆意洒脱。
闻言,乾隆虽然有些意外,却并不因他对朝政的直言探问而生怒,反倒对他的大胆很是受用。他喜欢刘煜对他的直接,对他的肆意,对他的坦诚,若能更亲昵点,如真正的民间父子那般就更好了。
因此,他半点也不隐瞒,直视刘煜,满含期待的说道:“筹措不出到不至于,只是有点拮据。每分每厘都要力图节约才行。克善可是有好办法?”
听见乾隆的回答,刘煜垂眸沉吟。头脑高速运转的想着应对之策:“启禀皇上,克善有办法保证这批军饷钱粮每分每厘都用到刀刃上。若皇上信得过克善,给克善七天时间拟一个章程出来。若皇上信不过克善,就当克善今日什么话也未曾说过。”刘煜此来,其实是一次试探,他要看看乾隆皇帝对他的宠信到底有多深。
如果被拒绝的话,那么刘煜就能大致估算出乾隆的底线,以后行事也能尽量避免引起乾隆皇帝的不悦。而要是乾隆皇帝同意的话,那么刘煜就能借筹措军备的事博一个出位的机会,这将成为他在这个世界建立势力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