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兵临天下什么意思 > 第585部分(第2页)

第585部分(第2页)

“卑职本想将处斩但众人苦苦求情卑职才饶一死重打一百军棍不准再带兵。”

“既然已经处罚为何还要再提此事?”

黄忠明白刘璟意思就不准备处罚自己叹息一声:“卑职之所以最后处斩赵俨并非众人求情而也责任命轻兵北上粮食不足时可取沿途各县官粮并严令不准扰民结果沿途官仓一颗粮食使只两天时间不得不行险计所以卑职也责任。”

刘璟点了点头“觉得这次失败更多要吸取教训而不追究责任若打败仗就要追究责任曹操手下众将早就死光了徐晃在陇西、在陈仓不也连连失败了但并被处罚不过却吸取了教训才能看破赵俨佯退将计就计黄老将军不会处罚但希望能吸取教训可知这次失误在哪里?”

黄忠半晌叹口气:“卑职觉得自己点迂腐了。”

“对!迂腐。”

刘璟注视:“什么叫不准扰民?那为了防止士兵吃饱了没事干才定规矩可一旦军粮不足涉及军队生死大计规矩就不要讲了就地掠夺民粮保证军粮供给这才正确决策只要不***烧杀向民借粮乃至直接夺取粮食都会默许老将军希望不要再第二次。”

黄忠默默点了点头刘璟又对庞统:“估计被俘汉军很多军师可派一名从事去六安告诉徐晃在南阳郡也俘虏了不少曹军愿意和交换战俘。”

“微臣遵令!”

刘璟交代完便拾起木杆指濡须口笑:“既然陆路难以破局那们就从水路破局。

第二卷江夏 第933章 濡须破局(上)

六安战俘营内,曹操在徐晃等几名大将的陪同下,正在视察被俘的汉军战俘,反伏击战中,徐晃的军队截断了汉军的退路,使约有近六千汉军士兵无路可退,最终成为曹军的战俘。

曹操对徐晃此战胜利大为赞赏,这次胜利在曹军南阳兵败后就显得尤其重要,极大振奋了曹军士气,曹操当即嘉奖徐晃,并加封他为逮乡侯,升为右将军。

曹操骑马在战俘营中巡视,见战俘营内大帐整齐,汉军士兵并不因被俘而混乱,依旧行走成列,上下尊卑森严,曹操不由暗暗点头,‘汉军果然是劲旅,成了战俘还这般整齐有序。’

想到这,曹操又回头问徐晃,“公明觉得,该怎么处置这些战俘?”

徐晃在马上躬身道:“这些汉军士兵大多是荆州人,父母妻儿都在荆州,将他们编入曹军并不现实,卑职以为可用这些战俘为筹码,从刘璟手中换取更多的利益。”

曹操一笑,“可这些战俘大多善水战,放回去有点可惜了,让他们为船夫如何?”

徐晃沉思一下道:“卑职听闻汉军先用俘获的曹军为矿工,一年后愿意降者再编入汉军,这是汉军为了防止曹军临阵倒戈,若丞相真想用他们为船夫,也得须先磨砺一年,断其反意方可,否则他们反而会成为隐患。”

曹操点点头,“你说得不错,从他们目前的状况来看,要让他们归顺我军,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不如从刘璟手中换取利益,这才是上策。”

曹操又回头对徐晃道:“公明可知,刘璟大军已经到皖口了。”

徐晃一惊,“卑职不知,这是何时之事?”

曹操轻轻叹息一声,“两天前吧!刘璟亲率千艘战船东征,这次合肥大战,他也是倾尽全力而为了。”

徐晃沉默了,他跟随曹操多年,从曹操刚才的一声叹息中,他感觉到了主公信心不足,这绝不是好兆头,想到这,徐晃沉声道:“汉军大举东征,荆州必然空虚,微臣愿领一军杀向蕲春郡,兵压江夏,使刘璟首尾难顾,扰乱他的东征大计。”

曹操微微一怔,徐晃之策和当年江东西征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当年江东之策失败了,让曹操着实没有信心。

徐晃又道:“汉国疆域太大,必然导致他们驻兵分散,而文聘防御重点在南阳一线,江夏腹地反而会空虚,卑职不用多带兵,只需五千精兵足矣,若偷袭江夏成功,或许就能解合肥之危。”

曹操又沉思片刻道:“公明之策虽无漏洞,但也事关全局,容我再想一想,晚一点给你答复。”

“卑职随时遵从主公之令。”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至,单膝跪下禀报:“启禀魏公,启禀徐将军,汉军使者已到大营外,求见徐将军。”

曹操呵呵一笑,“不要我们找他谈判,他们自己倒先来了,公明可去接见他,事后向我禀报。”

“遵令!”

徐晃调转马头,催马向军营奔去,曹操也不再视察战俘营,直接返回了六安县城。

约半个时辰后,徐晃再次见到了曹操,此时曹操正和陈群、毛玠二人站在沙盘前商议军情,徐晃上前躬身道:“启禀魏公,卑职已经见过汉军使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