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心中一动,猛然有了一些想法。
回想刚才的接触过程,可能就如杨泽然所说,这两条海豚在跟自己打招呼。
而图标的突然消失,好感度快速减少,沈新觉得可能跟不同的动物,或者说动物的智商有关。
打个比方。
猫猫狗狗,可能就像是一个婴儿。
天生需要吃,需要人的陪伴。
沈新提供这些东西,好感度的提升过程,就像是把一个婴儿养大了。
那么当孩子犯错,自己揍他的时候。
他会生气,会掉好感度。
但因为从小养大,对自己足够依赖,再生气也不至于断绝关系。
所以掉好感不至于一下子全部掉光,是缓慢的掉。
而海豚,沈新觉得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
他们天生聪明,就像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独立的个体。
他们不是婴儿,更像是个成年人。
刚才的过程,其实就是两个成年人见面。
可能沈新天赋使然,落在动物的眼里,是一个温和亲人的帅哥。
那现实中,面对这样的一个人,你也会本能的产生一些好感。
所以立刻出现图标,然后又一口气暴增了4格。
这4格好感,在沈新看来就是海豚对自己的第一印象。
等于说觉得这人挺好,第一印象不错。
但俩人不熟。
沈新也没有进一步的互动。
喂点儿吃的,可能对于海豚来说,就像成年人见面,说了句你好一样。
并不会因为这个,就产生持续的好感。
那打完招呼,各回各家。
所以第一印象没了,好感度图标直接消失。
那么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应该就跟海豚智商高有关。
沈新记得之前有看到资料。
说海豚是动物界为数不多,可以通过镜子测试的动物。
也就是说,照镜子的时候,它知道镜子里的那条海豚是自己。
而猫狗都不行。
看新闻,有一些国外的保护组织,还认为海豚就是不同物种的人类。
杀害海豚,就跟杀个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