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两人竟然一起组建起水师来了。
张叔夜帮曲端,彻底占据了两处军港。
至此,齐鲁大地局势已经很明白,张叔夜投靠了代王。
——
汴梁城郊,军营之中。
李纲的脸色难看。
刘锜、王德等将领坐在中军行辕大帐两侧。
张叔夜投靠代王,对他的打击很大。
李纲不知道还能相信谁。
他心中懊恼,真不该把山东交给张叔夜,他和张孝纯的关系,世人尽知。
两人经常诗词附和,而且互相欣赏。
张孝纯在陈绍麾下文官中,排名十分靠前。
“李相公,那山东营的兵马,可还能换帅?”
刘锜有些心动,张叔夜虽然投了,但他的兵马是朝廷整训的新军。
按理说,不该随着他一起投奔代王。
李纲一直是以不妥协著称,按理说,他此时应该支持刘锜,派人去接手张叔夜的新军。
你既然要投靠代王,那这些兵马,你就不该再霸占了。
但此时,李纲也有些犹豫。
他心中想的是陈绍正要和女真人决战,种种迹象都说明,定难军不准备和金国就此罢兵。
他担心自己的行动,会动摇陈绍北伐的决心。
说句诛心之论,定难军不北伐,而是全力南下支持陈绍夺权,那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刘锜见李纲不回复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追问道:“山东兵马,乃是李相公心血,不可轻易给他人!若是相公应允,末将愿往山东走一趟!”
李纲苦笑一声,“不是我不让你去,实在是担心,又折损我一员大将。”
凡是派出去,远离身边的,除了宗泽之外,基本上是都投了。
王禀和马扩虽然没投奔代王,但是他们本就是西军同僚,当年甚至都是童贯门下的。
这也就是定难军的势力,还没有伸到两淮,不然李纲也不敢保证
王禀在两淮练兵,手底下带着一大群自己的心腹,那些中层武将都是西军出身。
他们的根在陕西五路。
陕西五路,如今更是全都沦为了陈绍的地盘。尤其是老种在太原扎根,而小种也一改往日言行,成为了定难军的一员大将之后。
“这天下,何人能不投代王?”
李纲在心中默默叹息,此时他感到一阵绝望。
这种绝望,比之鞑子南下还要更加窒息。
鞑子南下,他聚兵抵抗,天下大义在自己这边。
中原有志之士,无不站在自己一边。
可是如今这个代王,他的声望在击败鞑子之后,已经隐隐有超过皇家的势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