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表现如何?”
等到金畅退至殿外,皇帝这才开口询问。
“少了几分机灵,多了几分沉稳。”
杜公公的评价十分客观。
“那就好!”
吐出这三个字后,皇帝也慢慢地朝殿外走去。
杜公公悄无声息地跟在皇帝身后。
“老杜!”
“奴婢在!”
“睿亲王上了个折子,打算将前宋国的官员派往贵川。”
话音落下,皇帝正好跨过高高的门槛。
“陛下,睿亲王的建议着实不错。”
“可这样一来,宋郡王在京城的实力就显得有些单薄。”
“这——奴婢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杜公公面有惭色。
“朕听说宋郡王的长子刚满四岁?”
“是!”
“让他到文华殿读书,将来给太子作伴。”
“陛下,您不是已经选了郑亲王府的世子?”
杜公公轻声提醒。
“孩子大多都喜欢热闹,就这么定了!”
做出决定之后,皇帝逐渐加快了脚步。
他前往的,是坤宁宫的方向。
还是说回桐国的使者。
皇帝没有回应他的禀报,也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论述,可这并未让桐国的使者感到沮丧。
相反,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回到桐王府,使者便将带来的礼物分作十余份,送给宗室的重量级人物。
内务府的三位大佬都收到了礼物,他们默契地没有拒绝。
不只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拒绝桐王府的礼物。
使者十分满意,接下来便以赵氏子弟的身份出现在宗室的聚会中。
一边吐槽黑水军的暴行,一边暗地里往宗室塞银子,才十日不到,整个宗室对桐国的评价,就改变了风向。
什么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什么自家人要帮自家人——
总而言之,支持与同情桐国的,已经成为宗室的主流意见。
平亲王觉得不妥,入宫向皇帝禀报。
“要给人说话的机会。”
皇帝表现得十分宽容。
“陛下,宗室的看法,应与朝堂保持一致。”
平亲王依旧忧心忡忡。
皇帝笑笑,没有点评平亲王的观点。
从乾清宫告退,平亲王赶回内务府办差,他在路上并未闲着,一直揣摩皇帝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