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旨在论述战争决胜之道。文章认为,“义”是战争之“本”,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智”、“勇”是战争之“干”,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义”、“智”、“勇”构成了用兵之道的主体,三者缺一不可。文章指出,“勇”和“怯”是可以变化的,即“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勇,无“气”则怯。“气”从何来,文章没有直说,综观全篇,显然是出于“义”。这些观点都是很有见地的。本篇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战略战术原则,如:兵“贵其因”,“小可胜在已,可胜在彼”,“胜失之兵,必隐必微,必积必搏”等等。【注释】
①本干:植物的根和干,喻事物的主体。
②虚:指气虚,缺乏斗志。
③解落:离散。
④诽:非议。
⑤作:起。
⑥时化:指时势的变化。
⑦纵:发,放。舍:止,息。数:方法,策略。
⑧飘风:旋风。
⑨破溃:指水冲破堤坝。别辨:等于说“异变”。辨,通“变”。坠:指陨星坠落。
⑩鸷(zhì)鸟:猛禽,鹰、雕之类。
搏:击。攫(jué):用爪抓取。殪(yì):死。
中(zhònɡ):击中。
常:永恒不变的。
由:缘由。
北:败,败逃。
战其勇者也:凭恃自己的勇气而战。
战其怯者也:心怀胆怯而战。
倏(shū)忽:疾速的样子。
方:道理。
相过:这里指彼此截然不同。
渔:捕鱼。
诸边之内:四境之内。与(yù):参加。
厮(sī):古代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舆(yú):众。白徒:指未受过军事训练的人。
势:态势。
羁(jī)诱:辖制引导。
因:这里是善于凭借的意思。
加:指加兵于敌。
胜则不可穷矣:当作“则胜不可穷矣”(依俞樾说)。
神:指用兵神妙。
可胜在彼:能够战胜敌人,在于敌人虚怯谋失。
不胜:当作“可胜”(依陶鸿庆说)。
搏(zhuān):古“专”字。专一,集中。
阐:明,这里指显露在外。
抵:通“牴”。用角顶撞。
爱士一作慎穷【正文】
五曰:
衣人以其寒也①,食人以其饥也②。饥寒,人之大害也;救之,义也。人之困穷,甚如饥寒③,故贤主必怜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穷也。如此则名号显矣,国士得矣④。
昔者,秦缪公乘马而车为败⑤,右服失而野人取之⑥。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⑦。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洒⑧,余恐其伤女也⑨!”于是遍饮而去⑩。处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投而击缪公之甲,中之者已六札矣。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之所谓“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人主其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行德爱人,**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
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处广门之官,夜款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谒者入通。董安于御于侧,愠曰:“嘻!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刑焉。”简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处无几何,赵兴兵而攻翟。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人主其胡可以不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