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传说为尧、舜时的乐官。
麋(míluò):麋鹿的皮革。缶(fǒu):盛酒浆的瓦器,小口大腹。
拊(fǔ):击,拍。
象:摹仿。
致:招引,引来。舞:用如使动。
瞽(ɡǔ)叟:舜的父亲。瞽,瞎子。拌(pàn):分开。
大章:古乐名,相传为尧时所作。
延:相传为舜之臣。
龙门:地名,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龙门,又名禹门口。
降:大。漻(liáo)水:指洪水。漻,流。河:黄河。
三江:长江的三条支流。具体指哪三条支流,历史上说法不一。这里当泛指长江水系。五湖:这里泛指太湖一带的湖泊。
皋陶(táo):禹之臣,传说在舜时掌刑狱之事。夏籥:古乐名,即“大夏”。传说禹时乐舞“大夏”用龠伴奏,故又名“夏龠”。籥,同龠。九成:九段,又称“九奏”、“九变”。
轨度:法度。
六州:指古九州中的荆、兖、雍、豫、徐、扬六州。
大护:古乐名,相传为汤时伊尹所作。
晨露:古乐名,相传为汤时所作。
修:研习。
岐:占邑名,为周的祖
先古公亶(dǎn)父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
三淫:指暴君殷纣所做的三件残暴的事,即“剖比干之心,断材士之股,刳(kū剖开)孕妇之胎”(依高诱说)。翼:辅佐,拥戴。
散宜生:周文王之臣。
於(wū):叹词,表赞叹。
文王在上……其命维新:引诗见《诗·大雅·文王》。
绳:赞誉。
六师:即“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
未至:指未到殷的都城。
牧野: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西南。
荐:献。俘馘(ɡuó):指被歼之敌。俘,俘虏。馘,从敌尸上割下来的左耳。京:国都。太室:太庙的中室。
大武:古乐名,相传为周武王时周公所作,歌颂武王灭纣的功绩。
反:叛。
践:往。
服:役使,驾御。
东夷:这里指古代东方诸民族所居之地。
三象:古乐名,相传为周公所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