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镜空是什么意思 > 第109章 渝州弈局深(第1页)

第109章 渝州弈局深(第1页)

然而,在这片肃杀之中,资委会,尤其是罗云净的处境,却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冰火两重天”。

机构调整,资委会将划归经济部的消息已然坐实。但出乎不少人意料,经济部对资委会,尤其是对罗云净的态度,并非打压,而是极力拉拢。

这日,经济部一位新上任的张司长,亲自来到资委会罗云净的办公室拜访,态度热情得近乎谦卑。

“罗组长,不,很快就该称罗处长了!”张司长笑容满面,“部里对您之前主导的滇北项目评价很高啊!虽然水电暂时困难,但发现了昭通、会泽的矿脉,这就是大功一件!如今资委会并入经济部,正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时候。部里的意思,是想请您牵头,组建一个‘西南工矿及能源统筹处’,未来所有与工矿、能源相关的侨资项目,都归口到您这里统一协调。”

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十足的诚意:“罗处长,您是明白人。如今国库空虚,外汇奇缺。南洋林氏,还有您夫人通过‘义联公’筹措的那些物资和资金,可是解了燃眉之急,是真正的雪中送炭!部里上下,谁不承您这份情?往后,还需要您多多牵线搭桥,这西南工矿的开发,离不开南洋侨胞的鼎力支持啊!”

罗云净面色平静,心中了然。这就是“林家女婿”这块金字招牌的作用。在真金白银和紧缺物资面前,任何派系斗争都要暂时让步。经济部吞并资委会,是为了掌控资源,而他就是打开南洋资源宝库的其中一把“钥匙”。他们非但不会动他,还要把他高高捧起,借助他的渠道,为他们自己的政绩添砖加瓦。

“张司长过誉了。”罗云净谦逊地回应,“云净分内之事,自当尽力。侨胞心系祖国,只要项目切实有利抗战,资金和物资,总会想办法筹措。”

他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些为难:“只是,‘皖南’之事后,南洋侨胞中亦有些不同声音,筹措难度恐怕……会有所增加。还需部里在政策上给予更多便利,以安侨心。”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张司长连连保证,“有什么困难,罗处长尽管提!部里一定全力支持!”

送走张司长,罗云净脸上的客套笑容渐渐收敛。经济部的拉拢在他的预料之中,这层保护色暂时是稳固的。但真正的危险,并非来自明面上的政敌。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偶尔走过的、行色匆匆的陌生面孔。他知道,随着“皖南事变”后整体气氛的收紧,以及他在滇北行动可能引起的警觉,某些藏在暗处的眼睛,恐怕已经盯上了他。

这危险,不在经济部,而在那些被日本“梅机关”或类似特务机构策反、潜伏在政府内部,一心想要攫取中国战略资源情报的蛀虫。他断了徐思源的路,很可能也触动了徐思源背后,那条连接着日谍的线。

赵工的车祸,真的只是意外吗?还是说,是某些人狗急跳墙,或是对他发出的警告?

深夜,罗云净的寓所。

他译读出了“青筠”通过死信箱送来的最新指示。指示肯定了他利用经济部拉拢作为掩护的策略,但着重强调:“财神光环虽亮,难照暗处之刃。‘狐’踪未绝,恐有后续。彼等目标,在于矿脉数据与运输通道。近期所有数据往来,需加倍谨慎,尤其提防看似‘合理’之内部调阅。可适当提供部分过时、模糊之数据,以惑敌眼,保全核心。”

罗云净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青筠”的判断与他不谋而合。日谍及其代理人,不会甘心失败。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很可能围绕两个方向:一是窃取或核实滇北真实的矿产数据;二是寻找那条秘密运输线的蛛丝马迹。

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当好这个被经济部捧着的“财神”,同时,在看似顺畅的数据流转和项目审批中,布下更多的迷魂阵,将敌人的刀刃,引向错误的方向。

他铺开信纸,开始起草一份给林慕婉的“家书”。信中,他以商讨“后续侨资投入方向”为名,用只有两人能懂的隐语,提醒她注意清理香江商行可能遗留的、与滇北特殊设备相关的任何细微记录,并暗示未来物资运输路线需更加隐秘。

窗外,渝州的夜雾依旧浓重。罗云净知道,他行走在一条更加险峻的钢丝上。一边是经济部热情伸出的、带着利益诉求的“橄榄枝”,另一边是暗处日谍冰冷的“刃锋”。他必须平衡好这两种力量,利用前者的庇护,抵挡后者的刺杀,继续为“家里”守住这片战略要地。

他端起早已凉透的茶,抿了一口,目光沉静而坚定。

数日后,资委会划归经济部的正式公文终于下达。正如张司长所承诺,罗云净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资源统筹处”处长,级别提升,权责范围更是涵盖了此前资委会的核心业务。表面的升迁之下,罗云净感受到的是更严密的无形羁绊。他的办公室外,多了几张陌生而殷勤的面孔,美其名曰加强联络、协助工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罗云净不动声色,全盘接纳。他深知,这是经济部的“掺沙子”,也是监视。他索性将计就计,将大量日常性、事务性的工作,尤其是那些涉及与南洋侨胞初步接洽、需要反复扯皮的环节,大方地交由这些人去处理。他自己则牢牢抓住核心——最终的项目审批权、资金调配建议权,以及所有上报数据的最终核定。

这天,他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川南地区小型煤矿资源整合”的汇报,秘书通报,行政院秘书处的一位李秘书来访。

这位李秘书三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举止斯文,却带着一股中枢机关特有的、不怒自威的气度。他带来的是一份行政院下发的、关于“统筹抗战资源、优化侨资利用”的征求意见稿,希望罗云净这个新上任的处长能以专业角度提出建议。

“罗处长年轻有为,深得侨胞信赖,您的意见,上面非常重视。”李秘书语气平和,眼神却锐利地扫过罗云净案头的文件。

罗云净心中警铃微作。行政院秘书处直接派人来找他一个处长,这不合常规。他面上不露分毫,热情接待,并就征求意见稿中几个技术性问题,提出了严谨而中肯的看法,既显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又滴水不漏。

李秘书认真记录,末了,仿佛不经意般提起:“罗处长,听说之前在滇北,除了昭通、会泽,勘探队还在金沙江支流附近发现了一些零星的矿化迹象?虽然当时判断价值不大,但如今形势逼人,任何一点资源都值得重新评估。不知处里是否还保留了更详细的原始数据?院座对西南资源情况,很是关切。”

罗云净心中了然,对方终于顺着线索摸来了。他脸上毫无为难之色,反而显得十分配合:“李秘书问得正好,这些资料处里都有存档。”他亲自起身,从文件柜中取出一份装订好的卷宗,坦然递了过去,“这是当时勘探队的原始记录和样本分析报告,关于那几个矿点的都在里面了。”

李秘书有些意外于他的爽快,接过卷宗仔细翻阅。里面确实是详实的野外记录、岩石描述和化验数据,清晰地表明那些矿点品位低、埋藏深、分布散。

罗云净在一旁,语气平和地补充,如同一位纯粹的技术官员在陈述客观困难:“不瞒李秘书,当时之所以未做重点推荐,实在是综合考虑下来,开采价值有限。最棘手的是交通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