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镜空是什么意思 > 第96章 血色西迁路(第1页)

第96章 血色西迁路(第1页)

卢作孚的到来,如同给濒临崩溃的宜昌转运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位身材瘦削的民生公司总经理,眼里布满血丝,却透着钢铁般的意志。

他在会议结束后,便直奔码头。望着堆积如山的物资和焦急等待的人群,他找来一个铁皮喇叭,站上一处较高的货堆,声音已然嘶哑,却依然清晰地指挥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转运。

民生公司的船,吃水浅,马力足,最适合川江航道!各部门听我调度。。。。。。”

码头上,起重机的轰鸣声、工人的号子声、轮船的汽笛声,汇成了一曲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交响。

罗云净亲眼见证着奇迹的发生——委会亟待转运的物资,共涉及兵工、航空、机械等十八个门类,总计九万八千吨。被化整为零,通过不断往返的船只,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挪向渝州。

然而,就在宜昌的转运工作初见曙光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华北战场,历史的齿轮正以更快的速度无情转动。

从徐州前线涌来的消息,让宜昌的这份奇迹蒙上了浓重的悲壮色彩。

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台儿庄。

震天的喊杀声与炮火轰鸣交织,枪炮声在残垣断壁间激荡回响。李宗仁将军指挥下的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与日军矶谷、板垣师团展开惨烈拉锯。

肖玉卿看着手中的战报,第31师池峰城部伤亡逾七成,仍死守不退。有连长在墙上刻字明志。。。。。。台儿庄,就是我们的坟墓

处长,还有一份战报。第57师在临沂阻击战中,参谋长李翰卿殉国,全师伤亡殆尽。周明远将手中的战报递给肖玉卿。

台儿庄的捷报传至后方,举国振奋,但肖玉卿这样的核心人员却深知,这是一场牺牲众多中国军人的惨胜,它迟滞了日军的锋芒,却未能扭转整个战略态势。

日军打通津浦线的战略意图并未改变,正如铁钳般,从南北两个方向缓缓合拢,目标直指徐州,徐州的压力与日俱增。

四月,徐州前线,燃起熊熊战火。

在汉口第六部的办公室内,肖玉卿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中的红蓝铅笔时停时走。

电报如雪片般飞来,机要员穿梭不绝。他签发的每一道命令,都关乎着前线将士的生死与撤退的成败。

“处座,第五战区急电,要求优先保障鲁南、苏北兵团撤退通道的物资!”周明远的声音带着急促。

“批!”肖玉卿笔尖不停,语气冷峻,“告诉他们,第六部会协调所有能动用的车辆和船只,但必须交替掩护,逐次撤退,绝不能重蹈金陵覆辙!”

周明远捏着一份刚译出的电文,步履沉稳地走到肖玉卿身旁,声音压得极低,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处座,禹王山战报。卢汉部第60军阻击板垣师团十余昼夜,183师伤亡过半……几乎打光了。”

肖玉卿握笔的手微微发颤。这支来自云南的子弟兵,一个月前还穿着单薄的军装,唱着山歌开赴前线。

周明远顿了顿,声音更低:电文里说,营长李朴、连长赵继昌。。。。。。都殉国了。陈瓦房一役,尹国华营五百余人,就剩下一个士兵。。。。。。

肖玉卿站在地图前,沉默了片刻。周明远便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这份无声的悲恸无法言语。

肖玉卿知道,第60军初上战场时,因情报失误,先头部队在陈瓦房地区与日军遭遇,第183师第541旅第1081团团长潘朔端身负重伤,该团尹国华营受命掩护主力,没想到。。。。。。

肖玉卿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那些云南子弟用乡音发出的最后呐喊。

正是这些从高原上下来的云南子弟用血肉之躯,为后续部队争取到了展开布防的宝贵时间。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悲恸中抽离,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此刻,他必须为这些幸存下来的种子,找到一条生路。

他用指尖划过地图上徐州西南方向。

“通知我们前线的联络组,尽力收容滇军弟兄,引导他们向鄂北、豫南转进,跳出日军的包围圈。”

周明远立刻回应:“是,马上通知前线的联络组。”

肖玉卿缓缓走到窗前,望着长江上往来的船只。他知道,在这些船只的背后,是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的转进时间。

肖玉卿后来才知道,尹国华营官兵与敌反复争夺阵地,营长李朴身中七弹仍率残部冲锋,连长赵继昌拉响最后一捆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在那些看不见、通道被日军快速机动部队切断的区域,成千上万的士兵正与主力失散,他们衣衫褴褛,缺粮少药,只能依靠模糊的方向感,艰难地向西寻找队伍,途中倒毙者不计其数。

就在肖玉卿于汉口为徐州前线支援之际,一支特殊的队伍正跋涉在湘西的崇山峻岭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