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的学堂,今日是整个村子最热闹的地方。
学堂是一座青砖灰瓦的院落,虽不宏伟却也整洁肃穆,院墙上还残留着鞭炮炸响后的红色纸屑。
一家家村民都带着自家适龄的儿子,怀着对未来的期盼,前来拜师蒙学。
学堂的王夫子正与村长站在门口,含笑与前来报名的村民们寒暄。
第十章谁在胡闹?
苏老太爷一到地方,便立刻换上一副恭敬的笑脸,快步上前对着王夫子深深作揖。
“王夫子,您早啊!犬孙苏文,以后就要劳您多多费心了!”
他做梦都想光耀门楣,这是他一生的执念。
因此,对于王夫子这种能读书、科举的文化人,哪怕只是个童生,他也发自内心地尊重。
“苏老太公客气了,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
王夫子的态度不咸不淡,既不失礼数,也带着读书人特有的几分傲气。
苏老太爷碰了个钉子也不恼怒,依旧笑呵呵地让儿媳交了钱,登了记。
然后,他拉过苏文,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文儿啊,你以后要好好读书,你看王夫子只是考中个童生,就这么受人尊敬。”
“你以后若是能当上官,那才叫光宗耀祖,也不枉爷爷这般培养你!”
苏文早就看到了王夫子,那受人敬仰的模样,心中无比羡慕。
闻言连连点头,攥紧了小拳头说道。
“爷爷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以后当官照顾爷爷!”
看着长孙这般有志气,苏老太爷欣慰地笑了。
到了中午,村中该来报名的学童,基本上都已经登记完毕。
可奇怪的是,王夫子却依旧和村长站在门口闲聊,丝毫没有要开课的意思,仿佛还在等着什么人。
村长聊得口干舌燥,实在是没话找话了,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王夫子,这人都已经到齐了,您可是在等什么贵客?”
王夫子捋着胡须,笑眯眯地解释道。
“不瞒村长说,我一位在清河书院任山长的同窗好友,昨日给我来信,说是我们村出了一个神童,特意举荐到我这来蒙学。”
“如此奇才,我心中好奇,自然要在此亲迎一番。”
“清河书院的山长?!”
村长闻言大惊,连忙道。
“那可是高中了秀才的大人物啊!他亲自推荐?我们村里还有这等神童?”
得到王夫子肯定的答复后,村长心中也翻起了惊涛骇浪,与夫子一同翘首以盼起来。
混在人群中尚未离去的苏老太爷,等得已是极不耐烦,但见夫子和村长都老实等着,他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心中暗自好奇,这来人究竟是谁,好大的架子,竟敢让夫子和村长亲自在此等候?
就在这时,远处的小路上,两道身影正急匆匆地赶来。
一大一小,身上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裳,跑得气喘吁吁,正是苏明哲和苏墨父子。
眼见父子俩到来,王夫子和村长对视一眼,心中猜测应该就是这二人了。
正当他们要上前迎接一下的时候,一道身影却比他们更快!
苏老太爷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抢先拦在了苏明哲和苏墨面前。
在他看来,这对不知天高地厚的父子,必定是因为早上求学被拒心有不忿。
打算趁着今日开学人多,强行来闹事,上演一出生米煮成熟饭的戏码,逼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同意苏墨入学。
他决不能让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