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怀微只要打开院门向外眺望,就能看到风华正茂的少年郎三三两两行于路旁,简直称得上赏心悦目。
除了位置极佳,新宅的布局也完全是晏怀微的心头好。
此处与郡王府的雕梁画栋完全不同,也与她从小住到大的保康巷晏家颇为迥异,但也不知为何,晏怀微总感觉这宅子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温暖的书卷气。
进得大门便是一方小院,院内搭着花藤,沿花藤继续往里走就是房屋。
正屋三间上房,很大也很敞亮,屋外左右各两间厢房,每间房内皆摆置书箧、书奁等物,再往里走便是后院,灶房、柴房、溷厕皆在此处。
将行李诸物安置好,晏怀微抽空去拜访了左邻右舍。
这一拜访才知,原来近民坊这间宅子本是一位府学教授的居所。恰巧其父于去岁冬日身染恶疾,教授忧心父病,遂辞官归乡照料父亲。离开临安之前,为筹措盘缠,他便将这宅子卖了。
“不知那位教授姓甚名谁?”晏怀微有些好奇。
“姓杨,名万里。”
天菩萨啊,此处居然是杨万里的旧宅?!
晏怀微已经不记得,自己这是近来第几次被惊得目瞪口呆。
盖因从前她曾读过杨万里的诗作,只觉清丽可爱、独树一帜,故而对其才学仰慕不已。却不知原来那人于去岁鬻宅时,买下他宅院的人竟然是赵清存!
赵清存的眼光怎么这么好啊!
于是乎,在这个简直挑不出一丝毛病的宅子里,晏怀微和小吉用了整整三日,依照她们的心意,把房屋从里到外重新布置了一番。
待一切收拾妥当,这宅子愈发令人满意。
院子里的花架上紫藤萦绕,花架下则遍植山茶。眼下恰逢春初,紫藤并无花蕊,惟有细润枝叶低垂;而山茶花却开得正艳,红灿灿地烧眼睛。
晏怀微将房内茶案搬出来摆在花架下,又唤了小吉过来,一大一小两个女人,惬意地就着山茶饮茶。
手中捧着青瓷盏,晏怀微开始盘算自己接下来的人生。
这些日子她总是没来由地想起林伊伊。想到那位花蕊楼的前歌妓在郡王府小住的时候,聊及自己在长沙当店东的事,直说得眉飞色舞,也勾得晏怀微心里又馋又痒。
她也很想试试,想试着做个小买卖。
“娘子想做什么买卖?”小吉一听晏怀微想开铺子做店东,登时兴奋地瞪大了眼睛。
“你猜猜。”晏怀微故意卖关子。
“绒线铺?”
“不是。”
“胭脂铺?”
“也不是。”
“扇子铺?果子铺?香药铺?”小吉抓耳挠腮,开始乱猜。
晏怀微却仍是摇头:“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