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起身致谢,然后抬手虚按了一下,掌声这才带着些许意犹未尽,渐渐平息下去。
随后,李振国神色一正,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次紧急会议,是由林毅同志提议召开的。下面,就请林毅同志,为我们讲明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瞬间,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毅身上。
就连李振国本人,眼神中也带着明确的询问。
这确实是林毅一贯的风格,雷厉风行,一旦洞察到关键或做出决断,便会立刻召集核心层,从不搞冗长的前期铺垫。
也唯有他,拥有这种无需事先通气,直接提请最高会议的特权。
换做其他人,若不能提前将议题主要内容说清楚,是绝无可能就凭一句话,便仓促召开如此规格的会议的。
在众人灼热的目光注视下,林毅这次却没有立刻切入正题。
他身体微微向后靠了靠,目光缓缓扫过在场这些熟悉的面孔,这些在过去近四年里,与他一同支撑起这片天空的战友与同仁。
他脸上露出一丝略带怀念的温和笑意,说出了一句看似随意的开场白:
“在座的各位同志,大部分在这龙渊地下指挥中心,也工作了快四年了吧?感觉怎么样?”
这看似家常的询问,让会议室的气氛微妙地一滞。
后勤装备部的赵斌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就以为林毅是对指挥中心的硬件设施或环境有了意见。
毕竟这里是三十多年前的设计建造的,虽然坚固无比,但在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确实与如今东锋军校那些应用了新技术的建筑没法比。
他连忙对着这位支撑功勋系统高阶物品库存的最大“金主”解释道:“林校长,是不是觉得哪里需要改进?这里的设施确实有些老旧了,我们后勤装备部可以立刻组织最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全面评估和升级改造,保证”
林毅笑着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略带一丝紧张的话语。
第196章换个环境,全面反攻
“不,你误会了。龙渊中心很好,它坚不可摧,功能完备,在过去近四年最艰难的日子里,为我们文明的存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我对此没有任何不满。”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语气中带上了一种莫名的意味:“我更想问大家的是。想不想,换一个工作环境?”
换一个工作环境?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落针可闻。
离开龙渊?
去哪里?
难道要建造一个更先进的指挥中枢?
还是说。林校长获得了新东西,可以搞出个某种基于源能科技的新型移动指挥平台?
周栋来思索了片刻,他习惯性地从军事和安全角度出发,沉声问道:“林校长的意思,是认为我们需要建立更多备用的、或者分散式的指挥节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还是。龙渊目前的安全性受到了我们尚未察觉的新威胁?”
作为总参负责人,他必须考虑到所有潜在风险。
董汪院长则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起来,流露出技术专家特有的好奇与兴奋:“新的工作环境?”
“是涉及到大型空间拓展技术?还是基于源能矩阵的虚拟沉浸式指挥系统?或者是建立在某个已收复大型巢穴上的新型生态建筑群?”
他的思维已经跳跃到了未来科技的应用场景。
而宣传部想的则是此举可能带来的象征意义和舆论影响。
他斟酌开口道:
“如果真的要考虑搬迁指挥中心,选址将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个办公地点,更是一种象征,关乎民心士气,需要提前进行周密的舆论引导和形象塑造。”
看着众人因自己一句看似随意的话而引发的各种猜测和反应,林毅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