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过去了。
地里的秧苗也都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最后一批救济粮发下去,漳州城也开始逐渐恢复往日的秩序。
只是有些人领了救济粮还在担忧,连续几年的天灾人祸,让他们无法真正安心下来。
“这地里的庄稼还得两三个月,这点救济粮怎么够吃啊?我听说昨日山上来了一波人,把商队给抢了……”
“说的就是啊,我一家老少,大大小小五张嘴……”
旁边的人听不下去,翻了个白眼过去:“这粮食都是按照人口来的,你家五口人,分的粮食也多,百斤的粮食还不够?再说了。你手里握着的银子也够多了,别整日像个铁公鸡似的。”
“什么山匪,流言而已,你也信?也不用你这猪脑子想想,就算真的有,卫将军还在这儿呢,你怕什么。”
这人不顾情面地输出,林言在不远处听得一清二楚,更是将那二人变青的脸色尽收眼底。
旁边人也都反应过来,差点被这人带偏。
如今漳州有陆大人还有卫将军,他们放宽心就好。
陆鹤明并非是让他们自生自灭,漳州修缮治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只要他们愿意干,干一天就会发一天的工钱。
有了工钱自然能买粮食。
那人看他们都不说话了,没好气地又说:“明日要去城北种菜,一人三十个铜板,还有内河修桥过两日也要开始了,中午还管饭,若是觉得救济粮不够吃,就去干活去。”
漳州城需要人的地方不少,城北的地大片大片的空着,另找人也不方便,正好漳州的百姓又需要钱,也算是良性循环。
等全部发放完毕,人群都散了。
陆鹤明才让人收了摊子,和林言一起并肩回府衙去。
林言这几日忙着铺子和房子的事,铺子是老早确定好的,只是菜谱一改再改。
来漳州这么久,他也算对这里的口味有了了解,不过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只能先暂时搁置着,正好找房子的事这几日有了眉目,他又开始忙房子的事。
离府衙不远的地方有两个院子,都不小,是前后三进的院子,他们一家人住进去刚好。
林言和陆母都跑了好几趟,最终商讨着定下了一处。
这几日他们就在考虑搬过去的事,不然实在是不方便。
不只林言,小木子和江余每日都要从军营那边来回,虽说不远,但也麻烦。
“阿娘,被褥什么的让他们先搬过去,你看着早早就行,我和云织去铺子里看看。”
自从陆鹤明把铺子的买卖规则定下来,虽说与以往的不同,还是有人来买铺子。
如今大街上已经有了不少店铺,虽然营业的不多,但和以前比着,已经热闹了很多。
林言的铺子正好在正中间。
里面有几个人正忙着,林言走进去,几人都直起身子打招呼。
“林夫郎。”
“林夫郎……”
林言笑着摆手:“几位不必客气,这几日天气热,给各位准备了冰饮,大家先来喝。”
这冰块是从隔壁县城运过来的,这边夏季闷热,冰块本就不好储存,价格更是高的离谱,但是林言怕热,还是让人弄了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