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属一组成员,但郭琦的地位与之前的潘庆伟等人是完全不同的,陈念还在西工大的时候他就跟陈念有过密切接触,也参与过星火最早期的项目,所以在保密层级上要高上一大截。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话陈念不能对潘庆伟说,却可以对郭琦说。
“明白明白,这种最基本的事情,不用你说我也清楚。”
郭琦连忙回答,不过转而,他又露出了些许感慨的神情。
“不过,咱们这次见面还真是匆忙,到这里快一个月了,愣是到今天,才算正经地聊了几句。”
“你还是跟以前一样的风格,直来直去。”
“我还记得当年在西材研所的时候,你拿着老陈的介绍到我的实验室借热等静压机,说要高TC4。。。。。。。这一晃眼,小10年的时间都快过去了啊。”
听到他的话,陈念哈哈一笑,回答道:
“8年,跟10年还差着两年呢,这也能四舍五入?”
“差不了太多----伱这打岔打的,我只是想表达一下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你不知道,那段时间我们材研所是真的很困难,出不了成果,经费紧张,看不到未来。”
“不知道多少我手下的学生转行了,去做了些原本他们肯定看不上的工作。”
“也就是你来了之后,情况才算是渐渐好起来的。”
“这几年我一直想找机会见见你,但一想,你怕是也没时间,所以就耽搁下来了。”
“没想到做这个项目,你还想到我了。。。。。。有点出乎意料。”
郭琦的话里透露着一种情真意切的感激,在他看来,自己虽然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有不小的提升,也逐渐走进了国内材料学领域的顶层圈子,但是要接触第一壁材料这样的大项目,还是不那么容易的。
所以,客观来讲,这个机会还是陈念给他的。
这是他再向前一步的重要契机。
----不过,陈念的想法跟他其实完全不同,正如之前跟陈果讨论的一样,之所以要找郭琦,本身也不是因为他对这个项目能发挥多关键的作用,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技术实力过关,并且“角色恰当”罢了。
直白点说,在自己的身份不能轻易透露的前提下,郭琦就是那个能压住阵的人。
这一点小小的经验,也是从此前的等离子体项目里总结出来的。
想到这里,陈念开口回答道:
“这没什么出乎意料的,之所以找您过来,那也是组织上多方面考虑的结果,不用想太多。”
“没有你在的话,下面的人心浮动,可能要严重的多。”
“毕竟这不是一个纯理论的项目,再加上项目周期又短,如果没有一个站在明面上的带头人,我确实怕项目组会散掉。”
“----不过说起来,现在整体氛围怎么样?”
听到陈念的话,郭琦犹豫了片刻,开口回答道:
“整体来说不能说太好,但也能基本达到要求。”
“你知道的,现在外界对EAST项目的期待很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敢于去启动这么一个项目,一定是已经做好了全面的技术准备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实际上,火绒小组所得到的信息又是,第一壁材料的技术还没有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