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正好。"宋江示意他坐下,"正好想听听你这几个月的感受。"
高成飞详细汇报了阳城这几个月的工作,特别提到了机构改革的摸底情况:"目前来看,干部们对改革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但也有些同志担心改革后的岗位安排问题。"
"这是难免的。"宋江点头,"改革就是要触动利益。关键是要让大家看到,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他语气转为严肃:"成飞,阳城作为试点城市,必须无条件完成省委交代的任务,不打折扣。这是政治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部长放心,阳城市所有干部都做好了准备。"高成飞立即表态,随即又苦笑,"不过说实话,要不是您亲自来坐镇,难度会大很多。有些干部虽然表面支持,心里还是有顾虑的。"
"所以要做好思想工作,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宋江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我给你一个时间表:半个月内完成部门整合,一个月内全市完成机构改革。最棘手的是干部安置问题,可以采取渐进式消化的方式,争取五年内让各单位编制恢复正常。"
高成飞深吸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
"好!"宋江拍拍他的肩膀,"明天召开干部大会,进行再动员。"
送走高成飞后,宋江开始逐个接见班子成员。
组织部长谷婷婷第一个进来,详细汇报了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接着是纪委书记周海,他提到近期收到几封反映马飞武工作作风的举报信。
"马市长刚来不久,可能还需要时间适应。"谷婷婷谨慎地选择着措辞,"不过有些做法确实值得商榷。"
宋江没有表态,只是说:"继续观察,注意方式方法。"
第四个进来的是宣传部长,他重点汇报了机构改革的舆论引导工作。
李长林是第五个进来的。一见到宋江,他就激动地走上前:"部长,终于又见到您了!"
"长林啊,"宋江笑着让他坐下,"从市委到市政府,感觉怎么样?"
"同志们都很配合,就是我自身底子薄,政府工作难度很大。"李长林诚恳地说,"不过这种挑战让我感觉很充实。只是。。。。。。"
"只是什么?"宋江追问。
"马市长工作比较保守,很多创新举措都难以推进。"李长林犹豫了一下,"相较于去年,今年的经济发展确实不太理想。"
宋江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长林,一定要服从市委大局,团结同志。工作中有分歧是正常的,要多思考、多论证。市政府的主业是抓经济、惠民生,不能偏离这个主线。要大胆工作,做到问心无愧。"
李长林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谈话中,几乎每个班子成员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对马飞武工作方式的不满。宋江静静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
当晚最后一个谈话的是政法委书记。他离开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宋江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阳城的夜景。这座城市曾经在他的治理下焕发活力,现在却因为领导班子不和谐而陷入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