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约有
112
人;三县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75%,困难家庭达到
25%,约
180
人;三市(县级市)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是
85%,贫困家庭占
15%,大约
168
人。市区县镇乡每年都有一笔贫困助学资金,不过面对庞大的需求,这笔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市局一直在努力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每年能帮助大约
300
个孩子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值得欣慰的是,这些数据每年都在递减,相信再过几年,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宋江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辛有桥的汇报,思绪却飘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他也曾经历过那种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艰难时光,深知那种无奈和痛苦。
看着眼前这些数据,他深知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孩子的未来和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孩子的学杂费虽然看似不多,两三百左右,但对于那些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额钱财。
“全市适龄儿童到高中总共有多少人?”宋江突然问道。
辛有桥心中一紧,脑海开始飞快运转。他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看到过这个数据,可此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手心开始冒出冷汗,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呼吸声。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过了好一会儿,辛有桥终于想起来了,他努力调整好情绪,开口道:“全市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大约
112
万人。”
“费用从多少到多少?”宋江紧接着又问道。辛有桥额头的冷汗更多了,他快速回答道:“幼儿园孩子每年学费大约
3000
到
6000
不等,小学书本费、服装费大约每年
300
左右、初中
500、高中
600
左右。从
2006
年开始中央宣布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费用全免,到去年秋,全国实行减免学杂费,所以从政策上来说,所有学生都能上学。但书本费、服装费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一年也有好几百块。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导致他们宁愿让孩子在家干活,也不愿出这个钱!”
宋江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语气坚定地说:“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嘛,既然学费都已经减免,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去上学?就算有点其它的费用,学校、教育局就不能想想办法,做做思想工作?我觉得这个书本费有点强人所难,既然要免费就要全部免费,书本费、服装费等等费用,不能成为孩子们上学的拦路虎。从下学期开始,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的费用由教育局承担。规矩是死的,思想是活的,财政每年会额外给教育局一笔费用,如果不够你们自己想办法,是拉赞助还是跟企业合作都可以,但有一点必须达到,那就是所有孩子必须上学,不漏掉任何一个!”宋江的话语掷地有声,他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仿佛看到了无数孩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的美好画面。他深知,教育是改变一个城市、一个家庭命运的关键,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阳城的孩子们撑起一片求学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