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天已无涯TXT > 第117章 参军(第1页)

第117章 参军(第1页)

将幽州曲花间收纳幽州,又组建军队的事,很快便被一些消息灵通的势力知道了。

徐广义原先广发檄文声讨曲花间,称其欲借皇室血脉行事。

他虽然颠倒黑白,想把自己头上的黑锅往别人身上甩,但天下人都不是瞎子,自然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究竟是谁。

可如今曲花间组建军队,又让幽州大小官员俯首称臣,算是彻底撕破了那层窗户纸,一时间引来骂声一片。

有读书人原先还称他救济流民有仁善之心,现在则反过来说他做这些不过是沽名钓誉,想收揽人心。

曲花间对此不置可否,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还怕别人说什么?如今周朝盘踞各方的势力,有几个是名声好听的?又有几个没被这些读书人骂过?

谁是好人,谁能让百姓活得安稳,不是读书人寥寥几句酸腐文章说了算的。

百姓养家糊口都已经很困难了,哪有时间和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读书人讨论这些,他们只知道,谁能让自家吃饱饭,谁当家的苛捐杂税最少。

可成也读书人,败也读书人,曲花间虽不介意自己的名声,却也不能放任不管,如今手下得用的文人除了杜文君和学院那些夫子,就只有严子渊那一班大小官员。

府衙官员要负责维持衙门运转,也顾不上这头,若要统治一方土地,文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奈,曲花间回到渔湖镇的第一件事,便是请石夫子出马,同样写了数篇文章,以应付那些铺天盖地的负面文章。

新学夫子的资薪待遇不错,吃住也都有保障,石举人在渔湖镇待了几年,生活得十分惬意,早将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日常交际间也对曲花间的为人颇为赞赏。

还没等曲花间开口,他便写了数篇华美的文章,让弟子郭垂文送过来了。

这些文章有描写渔湖镇市井百态,百姓安居乐业的,也有歌颂曲花间以及严子渊之功劳,将幽州治理得越发繁荣的,还有对徐广义颠倒黑白泼脏水的讽刺之言。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写了一首工整对仗的押韵小诗,将曲花间从外貌到性情上上下下夸了一番。

曲花间看完所有文章,脸上略带薄红,将那首小诗扣下后,让人将剩余的文章誊抄数份散播出去。

等人走出书房,穆酒探头看着人走远后,才悄悄摸到书案边,将那首小诗抄写了两份,一份揣进怀里,另一份夹到了那一叠文章中间。

石举人虽不如黄伯恩那般出名,也是小有名气的大儒,这些文章一出,不说方向逆转,好歹也挽回了曲花间在一部分人心中的形象。

不过曲花间暂且顾不得这些事,穆酒将他送到镇上后,第二日便回了边城调兵,他则安排着广征劳役给渔湖镇修建城墙。

渔湖镇人口数十万,早已超出一个镇子的规模,如今已然举旗起事,幽州也纳入麾下,干脆便升镇为县,再修筑上城墙。

于此同时,征兵的动作也没停下,除了渔湖,还在整个幽州范围内征兵。

因入伍待遇好,身后事也有保障,且曲花间在幽州的名声很好,百姓响应还算积极。

短短一个月,便征满十万兵士,其中渔湖成为征兵主力,征集了六万兵力,府城和连城次之,两处一共征集了两万人,幽州其余五个县加起来才有两万人。

经过一番思量,他令杜山君和林茂暂代主将,各领五万兵,有条不紊的开始训练起来。

——

褚大家里两个儿子都满了十六岁,他自己也才四十出头,算下来家中有三名男丁。

是以也得出一口人参军,大儿媳身怀六甲,小儿子小山还未成婚,便自告奋勇要代替父亲和兄长参军。漆灵灸似陆衫栖3邻

他们这一家子在渔湖算是家境不错的了,不仅有二十多亩地,还替东家种着棉花,免服兵役的免征税也不高,家里是有些余钱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