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完,方新故面色古怪:“我怎么感觉他说得还有理有据的,尤其是那几个分镜的手稿,我真在电影里看到了,说实话,当时我还觉得那几个镜头以后一定会成为经典来着。”
景亦同提出质疑:“但是谁能保证蒋宙现在拿出来的手稿,不是他等电影播出之后,对照着电影画的?而且那几个相似的分镜中,有好几个其实是惯用的电影镜头表现方式。”
蒋宙或许可以糊弄一些普通观众,但景亦同本就是专业演员,而且他之前还选修过导演系的部分内容,接触过分镜的绘制方式,很快就看出来问题所在。
但也真有一两个镜头,巧合地撞车了,但就蒋宙目前提供的证据来看,根本没办法锤死剽窃这回事。
方新故坐回景亦同身边,不放心道:“话是这么说,但刚才连我这个半个圈内人,都有点怀疑《水噬沙》是不是真的剽窃了蒋宙团队的成果,换成其他网友,估计已经完全相信蒋宙的鬼话了吧。”
景亦同抵着下巴沉思:“确实,我先问问韩导那边。”
景亦同联系上《水噬沙》的导演韩高岑,韩高岑也刚收到消息,焦头烂额地再三保证:“亦同,你放心,《水噬沙》的分镜手稿是我耗费一个多月亲手画的,没有一张假借他人之手,也不存在剽窃的问题。”
方新故忍不住插话表示自己的疑惑:“不对,韩导的分镜画了一个多月才完成,蒋宙只短暂接手这份工作不到半个月,就能画好这么多分镜?”
而且哪个导演一接手工作,就开始吭哧吭哧画分镜的?
景亦同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的,其实我现在怀疑,一开始执着推荐蒋宙来当导演的制片人,可能也有点问题。”
不然蒋宙一个销声匿迹多年的人,怎么会捞到这样好的机会?
要知道《水噬沙》一开始就是大制作,这样的剧组一看就是冲着拍出一部爆款作品去的,在这样一个组里,无论台前幕后,每一个重要角色、重要职位的任命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再敲定最优人选。
比如片方千辛万苦码来的景亦同,是有演技、有奖项、有票房号召力的青年演员,也比如《水噬沙》的编剧同样是业内知名人物,打磨出过无数优秀作品。
甚至景亦同也是因为,《水噬沙》初始的一位投资方突然资金断裂,无法再支撑对《水噬沙》的投资,只能狼狈退出,景亦同才得到机会顶替原本资方的位置,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水噬沙》的投资方之一。
因此蒋宙夹在这个团队中,就有点不够看了。
诚然,蒋宙曾经也是位知名的新锐导演,但自从沈施云死后他就被软封杀,事业一蹶不振,更重要的事,他的导演风格跟《水噬沙》根本不搭,即使不是韩高岑接手这个摊子,景亦同也能说出两三个比蒋宙更适合的导演来拍摄。
但最初景亦同还不是资方,说话也不如后来硬气,因此在刚开始发现导演定下了蒋宙之后,他也仅仅只是表达了一丝疑惑。
直到自己成为资方,景亦同才蛮横起来,请来了刚获得国际A类奖项提名的韩高岑,然后又干脆利落地把蒋宙踢了,甚至连赔违约金都在所不惜。
方新故和景亦同在小声交流着,电话那头的韩高岑乍一听到方新故的声音,只觉得有点陌生,还没听出这是谁的声音,他顺口问了句:“亦同,你跟谁在一块儿呢?”
方新故尴尬地打了声招呼:“韩导你好,我是方新故。”
韩高岑显而易见地哽了一下,这才回道:“方老师你好你好。”
景亦同想继续跟韩高岑商量现在的情况,结果韩高岑却明显变得吞吞吐吐起来,景亦同不动声色地瞄了方新故一眼,猜到了韩高岑的顾虑:“韩导放心,新故不是外人。”
韩高岑干巴巴地笑道:“哈哈,那肯定的,方老师给我们包了这么多云包场,也算是我们电影的半个投资人了。”
景亦同挑眉,纠正道:“方老师可不是为了投资电影,他只是想投资我。”
方新故被他嘚瑟的语气逗得不行,又因为有外人在,心里升起了一股难言的羞恼,他推了下景亦同:“赶快说正经事,下午你们还得去跑路演,等会儿肯定有人会发难,赶紧想好对策。”
景亦同这才恢复正经:“韩导,麻烦你整理一下你的分镜手稿,我这里会出具剧组和蒋宙的几份合同,到时候就看到底是谁在撒谎了。”
。
与方新故推测的相似,当天下午路演时,果然有人将这个问题搬到了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