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书桌上摊开的一本书,并非经史子集,而是一本前朝地方志。
他窗台上放着的一个盆栽,里面种的并非观赏花卉,而是一种罕见的、据说有安神效果的西域薰草。
最重要的是,当他起身吩咐小厮时,上官拨弦看到他腰间挂着一枚不起眼的铁质令牌。
虽然看不清全貌,但那令牌的轮廓和材质,与她见过的“玄蛇令”极其相似!
这些细节,单独看或许平常,但组合在一起,却勾勒出一个与表面形象截然不同的李琮。
他可能对外界、尤其是前朝之事感兴趣。
他可能需要频繁使用安神药物(是否与参与阴谋的精神压力有关?)。
他可能持有“玄蛇”的身份凭证!
上官拨弦不动声色地退出“竹意轩”,心中已基本确定,这位庶子李琮,绝对与“玄蛇”脱不了干系。
甚至极有可能,就是那个与“叁”这个代号密切相关的关键人物!
“蝮三”是否就是他?
或者他是“蝮三”的联络人?
她立刻想将这个消息传递给萧止焰。
然而,走到暗格附近,她的脚步又迟疑了。
对萧止焰的疑虑,如同鬼魅般缠绕着她。
李崇晦刚死,自己就立刻发现了李琮的疑点,这太过巧合。
如果萧止焰真的别有用心,那告诉他李琮的事,会不会反而打草惊蛇,甚至给李琮招来杀身之祸?
她不能再冒然相信任何人。
最终,她只是将“竹意轩异常,李琮或与‘叁’有关”这个模糊的信息放入暗格,并未提及细节。
接下来几日,上官拨弦一边暗中监视李琮的动向,一边试图寻找机会再次探查那条密道。
特别是通往府外的那条岔路,她想弄清楚它的出口究竟在哪里。
同时,她也留意着萧止焰的反应。
萧止焰收到信息后,回复得很快。
字条上表达了对此线索的重视,并表示会从外部调查李琮近年来的行踪和交际圈。
却并未提出任何具体的、需要她配合的内应行动方案。
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反应,反而加深了上官拨弦的疑虑。
他似乎总是在引导她去发现,却从不主动深入核心。
就在这种诡异的僵持和猜疑中,时间悄然流逝。
这日,上官拨弦偶然听到两个小丫鬟躲在廊下偷闲嚼舌根。
一个说:“哎,你发现没,最近后巷那边总有个卖绒花的货郎转悠,生意好像也不怎么做,就老是探头探脑的……”
另一个嗤笑:“怎么?你看上那货郎了?瞧他那穷酸样……”
“呸!胡说八道!我就是觉得奇怪嘛……而且昨天我看见曹总管身边的小厮,好像还过去跟他说了几句话……”
货郎?
曹总管的小厮?
上官拨弦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