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殊说道:“阿娘说得不错,但总可以让他们收敛一点,而我们在这段时间,可以一面对秦国用兵,一面联系林邑以南的扶南等国,孤立林邑,等我们拿下关中,就是教训他们的时候。”
“不是教训,是收复,”王凝之纠正道:“我会趁这个机会,将林邑收回。”
谢道韫和王殊闻言,都皱了皱眉,在他们的理解里,立威就够了,毕竟林邑那种地方,说鸡肋都算高估。
王凝之简单解释道:“没有林邑,交州就不稳固,你们放心,我不是要在南疆大动干戈。”
他没想要继续扩张,因为毫无意义,在这个时代,根本统治不了那么大的地盘。
拿下林邑,可以作为插入中南半岛的一个钉子,但继续征伐,那就是面对无穷无尽的当地土着了。
王殊见父亲对南蛮十分上心,不禁问道:“为何阿耶对南边的兴趣,还要超过对西域?”
自汉代以来,中原王朝大多重视和西域的联系,对南边的那些小国,都不是很上心。
“那可没有,”王凝之笑道:“我同样重视,只是秦国未灭,西域暂时够不上罢了。”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他都要。
王殊点点头,“这次西域没有一国派使臣过来,想必是在观望。”
王凝之顺势考起了儿子,“你觉得历朝历代,大力发展与西域的关系,是因为什么?”
这个问题不难,王殊立马答道:“一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北方的草原部落,二是为了商贸往来,通过西域诸国,将我们的货物卖到更西边去。”
能答出第一条不算什么,毕竟汉武帝让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为了拉着西域一起对抗匈奴。
但能说出第二条,王凝之还是满意的,笑道:“君子不能耻于言利,这点你很不错,仁义虽然重要,但为国家和百姓牟利,同样重要。”
孟子见梁惠王,劝其多言仁义,不要言利。
王凝之没这么迂腐,他教出来的儿子也不是,凡事过犹不及,不唯利是图就行了,丝毫不言利,大家跟着你图什么?
接待完番国使臣后,王殊的大婚进入倒计时。
魏晋以来,因为战乱频频,所以六礼被废弃,流程简化,只有最基本的拜公婆这一步,称为拜时。
但太子大婚,为了彰显天下安定,王凝之命范宁和崔宏恢复六礼,一丝不苟地执行。
所以洛阳城在这段时间热闹非凡,亲迎前的每一步,都引来无数的百姓围观。
尤其是纳征,也就是宫中往车胤府上送聘礼时,京城百姓挤满了御道。
这会的聘礼,还是以实物为主,而不是钱财,比如宫中送出的主礼,便是玉璧。
其余像布帛、丝绸和鹿皮之类,自不用说,应有尽有,在围观百姓的喝彩声中,送聘礼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就像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游行。
繁琐的流程之后,终于到了迎亲的日子,洛阳城万人空巷,百姓们为了亲见太子一面,一早便到街上等候。
这可忙坏了负责洛阳防务的沈劲,他调集了数千禁军,沿道路两侧布防。
洛阳城的热闹,在这一日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