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过江的,但应该是分批过江,他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李川和其他几个人都不懂。
辽东军,对翻山军一直有严密的见识,不但有明面的斥候,也有暗中的探子。
没发现有过江的痕迹啊。
"可是公爷,我们一直盯着翻山军,没发现他们人数变少啊。"
李川问道。
面对这个问题,顾道思考了一下,找到这件事的头绪,开始跟他们讲。
“我们推演过翻山军和郑克宁之间的战斗。你们还记得,翻山军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顾道开始提问。
“如指臂使,跑得快,能把几路兵马调动起来,将领的统率能力很强。”
裴钢说道。
“战斗力极强,用公爷的话说,就是善于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赵瑞说道。
“如果石中玉在这里,他一定一语中的,你们几个比他还差点。”
顾道表扬石中玉,故意在他们之间制造竞争。
“是辎重,翻山军的辎重很少,几乎是随身携带,或者直接劫掠补充。”
“可是从南定城之后,翻山军的辎重突然正常了,带着十多万民夫运送粮食。”
顾道说道。
“这有什么奇怪?”
“军队有辎重才正常吧,以前没条件,劫掠了南定城,有这个条件了,舍不得扔下粮食。”
赵瑞敲了敲脑袋说道。
“不……”
“我明白了……”
裴钢突然大声说道。
“魏无极用辎重队掩盖人数,他一定是把翻山军化整为零。”
对了。
顾道也是这么怀疑的。
“你是说,他从南定城劫掠粮食,抓了青壮,看似正常,实际上是用青壮代替翻山军。”
“而翻山军则偷偷渡江了?”
李川这时候也反应过来。
“说得通,这就说得通。”
赵瑞也明白过来。
“绍康城也被劫掠过,不但粮食没了,还有不少青壮也被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