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阿尔芒之魂 > 论爱情选译(第4页)

论爱情选译(第4页)

◎阿尔菲耶里(1749—1803):意大利悲剧诗人,著有《扫罗》《玛丽·斯图亚特》《弥拉》等。​

◎尼禄(37—68):古罗马皇帝、暴君。​

◎法国作家萨德(1740—1814)的作品,全名为《于斯汀或美德的不幸》。​

◎这本书是从里西奥·维斯康蒂(司汤达化名)意大利稿本上随意翻译的,他是一个高贵的青年,最近在沃尔太拉的住处逝世,就在他突然逝世那天,他允许译者出版他论述爱情的论著,只要能找到一种方法缩减成合适的形式。卡斯太尔·菲奥朗蒂诺(司汤达又一化名)——原注​

◎萨尔茨堡:奥地利西北部地名,旅游及冬季运动胜地。​

◎如果说,男人并不表现这种特点,那是因为他们不肯牺牲一下羞怯。——原注​

◎这说明,生活的同一种微妙只能提供某一时刻的完美幸福,但是具有激情的人的生活方式一天可以变化十次。——原注​

◎十七世纪小说家所称的“一见钟情”决定着男主人公及其情人的命运,是一种心灵活动,尽管遭到拙劣作家的各种贬低,依然是本来的现实,它来自执行防卫策略的不可能。一个恋爱的女子发现那么多感情上的幸福,感到掩饰不了,她倦于谨慎,不顾一切全力投入爱的幸福。因此,有怀疑,就不可能有一见钟情。——原注​

◎佩皮尼昂:法国城市,东比利牛斯省首府。​

◎摘自里西奥的日记。——原注​

◎《奥赛罗》和《贞女》,维加诺*编导的芭蕾舞,拉-帕勒里尼和英利娜里主演。——原注*维加诺(1769—1821):意大利舞蹈家和编舞者。​

◎原文为意大利文。《比安卡和法里埃罗》是罗西尼作曲的歌剧,根据意大利作家蒙佐尼(1785—1873)的悲剧《卡玛诺拉伯爵》改编。​

◎康波莱西(1785—1830):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原文为意大利文。罗西尼作曲的歌剧《阿米达》系根据塔索的《解放了的耶路撒冷》改编。​

◎梅朗(1736—1803):法国政论家。​

◎贝里公爵(1778—1820):查理十世的次子,因遭自由派仇视,一八二〇年二月在巴黎歌剧院门口为鞍具制造工卢韦尔所杀。​

◎这是历史事实,许多人尽管爱管闲事,听到这消息时仍然大为震惊,但又生怕显得比告诉他们这一消息的人逊色。——原注​

◎莱阿利埃-迪马先生的《回忆录》。科西嘉就其十八万人来说,还不足法国大多数省份人口的一半,几年来已产生了萨利塞蒂、勃佐·第、波尔果、色巴斯蒂阿尼将军、塞尔伏尼、阿巴杜齐、吕西安和拿破仑·波拿巴、阿雷纳,拥有九十万居民的北方省份却不能夸口列举这样的名单。但在科西嘉任何一个出门的人都得冒被枪击的危险倒是事实,不过科西嘉人首先是为他自己报仇,其次才是尽力自卫,与此相反,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是软弱屈服得做不到这一点的。拿破仑的才干、个性就是这样造就的。这与一个贵族和管家作为游戏伙伴的宫廷大不相同,或者与甚至在对老爷本人说话时被迫说服自己不尊敬大十二岁的老爷的费纳龙大不相同。参见这位大作家的作品。——原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