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强如项羽,也是立了一个傀儡楚怀王熊心,作为天下共主。
当他最后杀了楚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之后,终究还是镇压不住命格,败于刘邦之手。
这也是为何文士鄙视武夫,自视比武者高上一筹的原因。
不过练武主要靠天资,只要能够觉醒命星,然后就能在一场场的战斗中不断地突破。
而修文不但需要天资,功法也同样重要。
但是高深的功法,只是掌握在真正的世家大族手里。
所以文气宗师,多出自世家大族。
而武者中,却常有自寒门、甚至庶民中崛起的豪杰俊才。
刘家的家传功法《养气篇》,就能蕴养文气,使人耳聪目明,精神敏锐,身体强健。
刘羲在咏诵经义典籍的时候,同时运转《养气篇》,就能聚集文气于识海,开发精神力。
这文气与灵气有些相似,却又大为不同。
并非有了功法就能吐纳修炼的,还得理解经义子集,学识越高,修炼起来越快。
刘羲经历了几个世界,底蕴深厚。
这《养气篇》一上手,没两天就完全修炼纯熟了。
文气游走全身经脉,不断地淬炼着识海,使精神更加内敛坚韧。
“咦?”
授课的夫子惊讶地看了刘羲一眼。
走到他面前来,仔细地打量着他。
“刘七郎,你跟我出来。”
他在同辈中排行老七,所以夫子如此叫他。
同窗的小屁孩一个个都缩起头,以为他要挨训,生怕殃及池鱼。
刘羲有所猜测,收起笔墨,跟着夫子出去了。
夫子也是本宗的,名唤刘玉,按辈分该叫他十三叔公。
不过在课堂里,他们都得称他为夫子。
老头子带着他穿过一片田野,来到族长刘岩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