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禵差点就又要跳起来。
还是胤祥咳了一声,把话题扯了回来:“闹事的也是很少一部分,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十年寒窗苦读,但凡有希望能考中两榜进士的,都不可能在这时候跟着闹,巴不得躲得越远越好,生怕被牵连进去呢。
所以那几个挑头的河南举子,就藏得挺严实,就做着两手打算呢。
闹出结果来自然最好,闹不出结果来,他们也不伤筋不动骨。
允禵自然也懂这个道理。
他皱眉:“但不管怎么说,殿试有人罢考,哪怕就只一个两个,说出去也不好听。弄得好似咱们苛待读书人似的。”
“这些读书人的嘴巴最烦人,一点屁事都能嘚啵嘚啵半天,没毛病都能找点毛病出来,真要有人罢考,他们还不得大书特书?”
胤祥和雍正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
允禵眼皮抽了抽,一脸酸的牙倒的表情,偏又不敢真的吭声。
池夏日常也被雍正和胤祥天天秀默契秀恩爱,忽然对他有了一丝“物伤其类”的意味。
反倒给他出了个主意:“闹得凶的你直接给他永久取消考试资格不就完了,告诉他,不想考以后都别考了。”
允禵:……
那不就相当于革了人家的功名么?
允禵用一副“你认真的么?”的表情看了她一会儿,发现她还真是认真提议的,就有点无语了。
“皇后娘娘可知有功名在身的人上堂见官都不用跪?哪怕是革去秀才的功名,都是一桩极大的事,非犯了大罪也不会轻易用。何况这些闹事的还是各地的举子。”
池夏摊了摊手:“秀才怎么了?举子又怎么?以前矜贵,以后未必矜贵。以后,有条件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也许百年之后,每个人都能有书读。”
允禵一脸“听你天方夜谭”的表情,自是不信。
这已经超出允禵的认知范围了,池夏也不指望他信。
并不太在意他的表情,只认真道:“一个人该不该受尊敬,不是看他有没有读过书,而是要看他有没有把读的书用在对的地方,有没有品德。”
“他们罢考,无非是因为皇上推行了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他们没有特殊待遇了。”
“但如果只是因为多读了几本书,就想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自己不事生产,还要趴在百姓身上吸血,这种人,朝廷原本也不需要!”
允禵着实惊讶了一番。
他知道皇后近来都随雍正一起临朝听政。
但他的确没有想到,池夏进门不过一盏茶不到的功夫,听了他们几句话,他都没说来龙去脉,她就能知道这些考生闹事的来由和目的。
而且她居然比雍正还“狠”,别说妥协了,她甚至想连锅都直接端起来砸了。
偏偏雍正和胤祥都笑着看她,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
允禵张口结舌:“真这么干?”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