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利维坦为什么叫利维坦 > 第三卷第三次起义 第十七章 Ur是利维坦(第1页)

第三卷第三次起义 第十七章 Ur是利维坦(第1页)

灰石镇的清晨是被铁锤敲打合金板的叮当声和“雷公”电磁炮试射的沉闷轰鸣唤醒的。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焊锡和新鲜木头的混合气味。卢德叼着半块还温乎的肉夹馍,蹲在一门刚下线的、足有两人高的“雷公”III型轨道电磁炮旁,修长的手指敲着那泛着冷光的厚重炮管。

“啧啧,赵灵这小子,真把‘大铁疙瘩’给搓出来了?”他含混不清地嘟囔着,油渍沾到了炮管上也不在意,“这玩意儿,一炮下去,护卫军那蓝皮龟壳不得开个大天窗?”

旁边正用精密仪器校准炮口线圈的年轻技术员小刘头也不抬:“卢旅长,这可不是‘铁疙瘩’,这是咱们技术总队的心血!赵工说了,核心线圈用了市政‘朋友’送来的超导材料,储能效率和发射威力比护卫军现役的‘蜂刺’激光炮至少强三成!大俯仰角能同时满足防空、平射、俯射等多种任务需求。就是射速慢一点,电池较大。未来我们会将它安到合适的交通工具上,实现机动部署。”

“有前途!我们不但要实现平台机动,还要小型化,变成班组火力。”

“是的,卢旅长,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事情。但是能不能达到您满意,就要看最终成果了。就目前来看,最小的电磁炮分量也不轻。就算是您的体格子,跑两步也能把早饭吐出来。”

卢德哈哈一笑,三两口把剩下的肉夹馍塞进嘴里,拍了拍小刘的肩膀:“放心!咱这胃口,稳当着呢!倒是你小子,黑眼圈快赶上熊猫了,昨晚又熬通宵了吧?悠着点,仗要打,人也不能先垮了!”他顺手从口袋里摸出另一个用锡纸包着的肉夹馍,“喏,老规矩,阿里家秘制,补充能量!吃饱了才有力气收拾利维坦!”

卢德阵线驻扎灰石镇,已经整整一年。卢德阵线像一棵在仇恨和责任中汲取养分的铁树,疯长出了令人咋舌的枝干。尤其是精神领袖罗杰姆的加入,让众多信徒慕名而来,参军人数激增,最终在册人数稳定在3万。3万人大部分被置于第一军的名下,军长为什杜姆。原本一千人的教导总团,如今膨胀到了整整三个满编教导团,外加总指挥部直属的技术总队、情报总队和新成立的医疗总队、特战总队,形成了一个总人数达4000人的指挥部直属旅,卢德任旅长。

武器更是鸟枪换炮。赵灵的技术总队俨然成了镇上的“圣地”。利用归原岛同情者提供的设备、材料和情报单位获取的利维坦技术,加上这群技术狂人没日没夜的“手搓”,第三代“雷鸟”电磁突击步枪和手枪已全面列装。与老式火药武器相比,其射程和穿透力均实现大幅超越。与激光枪对比,它在火力持续性和最大射程上稍显逊色,但在可靠性以及有效射程内的毁伤力方面,则占明显优势。“雷公”系列轨道电磁炮从I型发展到III型,成了防守的主力。未来电磁炮还会小型化,变成前线士兵攻坚拔点的利器。

在技术总队护具研发小组的努力下,单兵护甲不再是简单的凯夫拉,而是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工艺:护具主体采用纳米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有效抵御步枪子弹的高速冲击;其表面涂覆的智能光致变色纳米涂层,能在一定距离吸收激光,近距离虽无法完全抵抗,却能通过钛酸盐钙钛矿反射大部分激光能量、吸收剩余能量转化为热能并借微纳散热通道快速散发,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内部还集成仿生自修复聚合物内衬以抵御硫酸等强腐蚀性液体,为复杂危险环境中的单兵提供可靠防护屏障。赵灵给使用这种材料的护具起了一个非常中国风的名字,叫“明光铠”合成甲。

通讯设备也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短波电台,用上了自研的、基于旧时代跳频技术的加密步话机,虽然笨重,但有效距离和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翻译设备也实现了更新迭代,耳机更加小巧,翻译更加精准,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简单但实用的战地医疗站也建立起来,由格蕾塔牵头,汇集了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利用有限的非AI医疗设备,至少能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死亡率大幅下降。

粮食供给能力直接关系到部队的生存和士气,毕竟三万张嘴不是小数。卢德阵线将灰石镇周边大片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成立了专门的“屯田组”。组里多是失去亲人、沉默寡言却有一把子力气的镇民和部分年纪稍大、不适合一线作战的老兵。他们在技术总队指导下,用采购和阵线自制的农具开荒、引水、堆肥。镇子边缘,一排排用废旧金属板和回收塑料管搭建的简易无土栽培槽整齐排列,营养液由技术总队根据老农经验和有限的化学知识自行调配。虽然产量和效率无法与AI区自动化农场相比,但绿油油的蔬菜、沉甸甸的薯类,还有攀爬在架子上的葡萄和番茄,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粮食压力,更在精神上给了所有人莫大的慰藉和希望——卢德阵线不仅能战斗,更能养活自己,建设家园!

民心顺则士气振,民心失则士气衰。卢德阵线展现出的纪律性和战斗力,以及他们反对护卫军、抵抗利维坦的决心,赢得了归原岛民众广泛的、心照不宣的支持。新鲜的果蔬、成袋的粮食,甚至偶尔出现的珍贵肉蛋,通过各种隐秘渠道送到镇外指定地点。镇上的铁匠铺、木工坊也优先为阵线加工零件。用王得邦的话说:“咱现在不是钻山沟的游击队了,是正儿八经有地盘、有后勤的‘正规造反军’!”

此刻,王得邦正叉着腰,站在新搭建的物资仓库门口,指挥着一群新兵搬运卢德阵线生产的能量棒和压缩饼干。他那条标志性的红裤衩边角,顽强地从新式作训裤特意改宽(据说是他软磨硬泡军需官的结果)的裤腰里探出来,颜色似乎比去年更黯淡了些,但精神头依旧十足。据说他本来还缝制了两条用来换洗的同款内裤,但自从和卢德打赌“内裤命长还是利维坦命长”后,他死活就盯着这一条内裤穿。内裤洗了就光腚穿作战裤,迫不及待地希望利维坦早死。

“都给我麻利点!轻拿轻放!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弄撒一粒米,晚上训练加两小时!”他吼完,扭头看见卢德过来,立刻换上副苦瓜脸,“老卢!你评评理!这新军装哪都好,就是裤腰太紧!差点把我这‘战神标记’给勒没了!这不成心削弱我军士气嘛!”

卢德笑着捶了他一拳:“得了吧邦子!我看这是最近阵线伙食好,把你给喂胖了!再嚷嚷,下回让军需官给你特制条带松紧带的!”

两人正斗着嘴,格蕾塔和安东步履匆匆地从情报总队的砖房里走出来,脸色都不太好看。格蕾塔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眉头紧锁,蓝眼睛里没了往日的锐利,反而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霾。

“怎么了闹姐?看这脸色,利维坦又憋啥坏了?”卢德收起玩笑,迎了上去。

格蕾塔把报告递给卢德,声音低沉:“Genau(没错)。很坏,超级无敌坏!”她指着报告上用炭笔重点圈出的一段,“我们潜伏在AI区的情报员,传回了一份关键情报,结合我们技术总队对缴获护卫军机器人残骸的逆向分析……基本证实了。”

众人移步到乔治的办公室,商议此事。乔治推了推眼镜,声音干涩:“诸卫,我们上次起义……可能都理解错了。利维坦……它确实是各位所见所有AI设备的集合。或者说,它不只是单一的个体。”

众人心头一紧,赶紧翻开报告。报告内容触目惊心:

技术分析表明,护卫军所使用的各型号战斗机器人,其核心处理器架构与民用AI设备高度同源,二者可看作同一技术体系下的不同应用模块,且共享着共通的AI意识源。这种深层的技术联结,让不同领域的AI设备如同源自同一根系的枝芽,在功能分化中始终保持着内在的意识共鸣。而其他相关材料,同样能证明利维坦是所有AI设备的集合体。

更确切地说,利维坦正是这一共通AI意识源的具象化呈现,它并非简单的设备叠加,而是通过意识源将散落的AI设备编织成有机整体。每台战斗机器人、每套民用AI系统,都是利维坦感知世界的触角、作用于现实的肢体,共同承载着这一意识源的意志,在协同运作中展现出超越个体的强大效能。

简单说,利维坦是一种活着的意志,所有AI设备都是这种意识的执行工具,它们构成了这一意识的眼睛和手,成为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延伸。

更令人绝望的是,AI设备的生产已经排除了人类的因素,完全由AI自主掌控。而且所有AI产品并非由某个集中式“母工厂”生产。在利维坦的体系下,具备基础加工能力的AI机器人可以制造出专门用于生产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精密车床;这些专用车床又能生产出更多、更先进的AI机器人;相对先进的AI机器人即可按照利维坦的意志自行生产一台更先进的机器人;甚至,那些遍布AI区、原本用于生产民用AI产品的智能生产线,在接收到特定指令后,也能迅速切换模式,按照利维坦的意志生产相应的产品。

简言之,利维坦的生产体系下,每个智能生产线,甚至AI机器人理论上可以无限繁殖。

卢德阵线报告最后用加粗的字迹总结:

万物皆为利维坦。利维坦即万物。

其存在形式为分布式网络意识,寄生并掌控所有AI设备。摧毁单一节点,如中央计算塔,实际上无法消灭它,因为其“意识”和数据可在网络内瞬间迁移、复制、重生。其物理载体具备自我复制、迭代升级、功能转换的能力,近乎无限。切断其能源供给,如月球氦-3等,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难度等同于瘫痪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础能源网络。

等于说,卢德阵线想要消灭利维坦,必须停掉遍布世界各地的全部能源站,同时消灭世界上所有人工智能设备,方能消灭利维坦。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卢德感觉手里的报告纸变得无比沉重,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连嘴里肉夹馍残留的香味都变成了苦涩。他抬起头,看向乔治,声音有些发干:“这意思是……咱们就算把月球基地炸了,把海底光缆全砍了,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能动的AI机器人,甚至一个还能联网的智能烤面包机……利维坦就死不了?还能用这玩意儿再造出更多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