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头露出虎头鞋的绒耳、长命锁的红绳,还有半截绣歪了的"福"字香囊。
"爹!"姚飞雪要跪下行礼,却被父亲一把扶住。
姚明镜趁机往妹妹手里塞了个油纸包,里头躺着十二只栩栩如生的面人:
从垂髫女童到及笄少女,正是姚飞雪每年生辰时父亲必送的礼物。
今年这最后一只,赫然是着官服的妇人形象。
"你娘捏了三个月。"
姚尚书声音发闷,"非说沧澜潮湿,面人容易坏。。。"
话未说完,小老头突然转身"欣赏"起墙上的水利图,肩膀可疑地耸动。
厨房里,刘氏正和秦氏较着劲揉面。
一个往面团里掺菠菜汁,一个偷偷加南瓜泥。
"亲家母别恼,"
秦氏笑着按住刘氏的手,"我家雪儿打小就爱吃三色饺。"
院中突然爆发出欢呼。
原来苏大壮和姚明镜合力搬来了冰鉴,里头躺着条三尺长的沧澜鲈鱼。
"爹!这鱼会动!"姚飞雪孩子似的戳了戳鱼鳃,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姚尚书的官袍下摆。
老尚书也不恼,反而捋须笑道:"比你在家时养的锦鲤精神。"
最热闹的要数西厢房——王桂芬正指挥小辈们贴窗花。
没错,与他们一同过年的不只有雪儿的亲人,还有他的爷奶。
苏辰安踩着凳子挂灯笼,姚飞雪在底下递红绳。
年夜饭摆了两桌。
主桌上那尾鲈鱼腹中填着八宝馅,鱼身上淋着金家秘制的菌油;
次席的孩子们正争抢苏辰安雕的果蔬灯——胡萝卜雕的锦鲤嘴里含着夜明珠,白萝卜刻的玉蟾蜍背上驮着蜡烛。
"尝尝这个。"
姚飞雪夹了块水晶饺给母亲,又给婆婆舀了勺鱼羹。
秦氏突然落泪:"你从前在家,连灶台都不肯近的。。。"
"娘看这个!"
姚飞雪献宝似的捧出个陶罐,掀开后满室生香,"女儿按您教的法子腌的醉蟹,加了紫苏和茱萸。"
她眼角还红着,笑容却比烛火还亮,"夫君说比扬州醉仙楼的还鲜。"
窗外突然炸开烟花。
众人涌到院中时,只见对岸百姓自发放的"福"字灯正顺江漂流,星星点点映亮水面。
不知谁起了头,两岸渐渐响起相同的歌谣:"新堤固,稻花香,沧澜江变米粮仓。。。"
守岁到子时,姚飞雪已在苏辰安肩头困得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