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她微微颤动的肩膀透露出些许情绪。
朱慈烺离开坤宁宫后,开始思索是否该跟白露道个别。
然而稍作思量,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论白露是否挽留,他都决心前往。
可若是告知白露,她必定会忧心忡忡。
她本就爱操心,尤其自从成为他的妻子以来,这种性格愈发显着。
或许她日后也会得知此事,但只要能推迟一天知晓,对她而言便是好事。
“只能回去向你赔罪了。”朱慈烺望着钟粹宫的方向。
至于亡国,从一开始就已默许了朱慈烺北上的决定。
这一战关乎大明生死存亡,朱慈烺势在必行。
胜,则大明永续。
败,则命运难改,朱慈烺或许会选择接受现实。
——
三万五千人是个什么样的规模?无人比朱慈烺更清楚。
他曾目睹过一万人、两万人,甚至十万大军。
但亡国,确实未曾统率过如此庞大的队伍。
面对眼前的这支军队,朱慈烺神色平静。
古语云,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然而,当真正面对这般人数时,他竟感到一丝僵硬。
“训练得如何?”朱慈烺转向身旁的戚大问道。
戚大正是这支队伍的总教练。
只要是有关训练的事宜,找戚大准没错。
戚大微微颔首,说道:“各支队伍均已熟练掌握阵型、队列移动及多种战法。”
朱慈烺点头,目光转向身旁的张琦朝。
“火器分发如何?”
这个问题一直是张琦朝负责跟进的,他与太原府和京中的火器局保持密切联系。
每日必须确保一定数量的供应,同时还要保证质量。
这不仅是对火器局工匠们的挑战,也是对张琦朝本人的一大考验。
最终,他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殿下,已有约一万五千人完成装备。”
“很好,戚大、张琦朝、孙传庭,你们三位随我北上!”朱慈烺说道。
“什么?那我呢?”许褚在一旁未听到自己的名字,顿时有些焦急。
朱慈烺踹了他一脚,“你也去,京城就那么好守?指望那个神机营指挥使?”
“可是……”
“有何不可?我要你围困京城,护佑圣上,你觉得这位置不够关键还是地位不高?抑或认为此事无关紧要?”
许褚留在京城,对朱慈烺和朝廷而言最为妥当。
他八面玲珑且忠诚无二,经过战火洗礼后,性情愈发稳重。
朱慈烺走近,拍拍许褚肩膀,“记住,继续磨砺自己的沉稳,下次我会带你见识未曾见过的对手,把京城守得固若金汤,等我归来时,我希望看到这里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宫墙无损,你的职责,比我们此次北上更为重要,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