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此事还要找刑部?”舒良一愣。
朱祁钰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教训道:“对,此事你还要去找刑部。”
“你的名单之中不是有几个刑部通缉的要犯吗?难道不需要刑部出面?”
“要,那的确是要刑部出面。”舒良连忙道。
没想到朱祁钰还没说完,继续道:“朕已经和三法司说过了,准备调整他们办事的流程,此事刚好是个机会。”
“调整三法司的办事流程?”舒良有些不明白皇帝这话的意思,惊疑道。
朱祁钰点头道:“对,调整他们的流程,在新的流程里,刑部负责收集证据,都察院负责起告,而大理寺则是负责审判。”
“大兴隆寺这件事情里,已经不止有一条命案了,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人上告,或者被人压了下去,但是朕相信,没人敢去压都察院,也没人能压得了都察院,所以你们东厂这次查封了大兴隆寺之后,就可以立刻将案子甩出去,把证据什么的交给刑部,让三法司去走这个流程,事后即便太皇太后怪罪下来,你们东厂的压力不是也小一些么?”
舒良这才明白朱祁钰是什么意思,立刻大喜起来。
朱祁钰这么安排,对他们东厂的确有利。
要知道,这里面是有三法司参与的,尤其是都察院那群监察御史,弹劾皇帝都毫不犹豫呢,如果太皇太后有意见,信不信那群监察御史能把她弹劾到自囚仁寿宫不出来?即便是会昌伯快要病死了,也不会有人高抬贵手,放过孙太后的。
在这件事情里,东厂最多就是挑了个头,后续都是三法司办的,太皇太后即便是想针对东厂都不方便出手。
“这应该是土木堡之后第一次东厂和三法司联手吧?”舒良在心中暗暗想着。
看舒良没什么动静,朱祁钰问道:“还有什么事儿吗?”
舒良惊醒,连声答道:“没有了,奴才没有了。”
“没有事情就下去吧,把这件事儿给朕办得漂漂亮亮的。”朱祁钰挥手吩咐道。
“奴才遵旨,陛下您就放心吧。”舒良立刻答道。
回到东厂,魏燕果真还在东厂衙门没有离开,见舒良回来了,立刻迎上前来问道:“公公,陛下答应了吗?”
舒良这会儿也是心情大好,愉快点头道:“答应,而且不只允许五城兵马司配合咱们,还让本公去调动刑部的人。”
“调动刑部的人?”魏燕疑惑道:“公公,此事关刑部什么事儿?”
于是舒良便将朱祁钰的安排和他说了一遍,听得魏燕连连点头,连声道:“好,好,陛下果真是陛下,手段就是高超。”
“此事有了三法司的参与,我东厂要面对的压力就小了许多,而且都察院那群监察御史也不得不替那些死难的百姓起告,而且还会全力以赴,否则他们就办法解释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有出面弹劾大兴隆寺了。”
舒良也是长叹道:“是啊,不过我们厂卫一脉一向和都察院那群监察御史不对付,本公还没想到过,居然还会有和他们联手的一天。”
“世事无常嘛!”魏燕随口接了一句,说道:“而且属下感觉陛下让三法司那群人参与进来,应该不止查案这么简单。”
“哦?你认为陛下还有别的什么意思?”舒良立刻问道。
魏燕立刻答道:“对,以属下对都察院的了解,那群监察御史肯定会从案子中察觉到会昌伯府的孙显宗参与其中,陛下有可能是想借都察院这把刀来镇压会昌伯府,进而为政务院推行的开征商税之事立下一个明例,以便警示其他人。”
“还能这样?”舒良是真的没想到这一点,立刻问道:“那咱们还要做些什么吗?”
“那倒不必。”魏燕回答道:“以那群监察御史的精明,肯定能注意到会昌伯府的孙显宗,在这件事情里面,孙显宗之前连基本的掩饰都没做过,完全还沉浸在英宗皇帝在世时候的状态,所以只要那群监察御史逮到他,肯定会全力出手的。”
“毕竟十个大兴隆寺的和尚也比不过一个太皇太后的亲弟弟。”
“如果那群监察御史不出手呢?”舒良追问道。
魏燕笑笑,回答道:“那陛下就要对这群监察御史出手了。”
舒良恍然大悟。
朝廷设立都察院,为的就是监察文武百官和朝廷勋贵,以风闻奏事之权监督他们,所以在选官的时候也都会考虑到监察御史的人品和行事作风。
如果这群人面对一个连闲职的都没有的孙显宗都不敢出手,那皇帝怎么可能还让他们做这个监察御史,给自己添堵吗?要知道,这群家伙在弹劾皇帝的时候可从来没手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