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成大事者必备的要素 > 第八章 进退有方规避人生旅途中的风险02(第3页)

第八章 进退有方规避人生旅途中的风险02(第3页)

韩信依然很平静地说道:“噢?不知是什么事,蒙各位抬爱竟然看得起不才韩信?”

那些人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刚才说话那人说:“哈哈哈,什么抬不抬的,我们不是要抬你,而是要揍你,哈哈哈!”

其他人也跟着失声怪气地笑着,指着韩信嘲笑他。

韩信看看他们,依旧平心静气地问:“各位,不知小可哪里得罪了大家,你我远日无仇,近日无冤,为何要揍小可,实在令在下如坠雾中,摸不着头脑。”

那人怪笑三声,说:“不为什么,只是听说你的胆子很大,今天我们几个想见识见识,看你到底有多大的胆子,是不是比我们哥儿们胆子还要大?”

韩信一听,这不是没事找事嘛,故意为难自己,他心中很是气愤。却又忍住了怒火,面上赔笑道:“各位各位,想是有人信口误传,我韩某人哪里有什么胆识,又岂能跟你们相提并论,我没有胆识,没有胆识。”

那群人轻蔑地望着韩信,听他这样说,依然不肯放他过去。那领头之人,“当嘟”一声将宝剑抽出来,往韩信面前一扔,将头向前一伸,对韩信说:“看你老实,今天我们不动手,你要有胆识,你把剑拿起来,砍我的脑袋,那就算你小子有种。要不然嘛,你就乖乖地从我的胯下钻过去,哈哈哈!”

韩信望望地上的亮闪闪锋利的宝剑,又看了看面前叉腿仰头而立的地痞头头,皱了皱眉,围观的人早已纷纷议论,都非常气愤,让韩信去拿剑宰了这狂妄的小子。

韩信暗暗咬咬牙,却并未去拿那剑,而是缓缓伏身下去,从那人的胯下爬了过去。众人无不惊愕,连那群流氓也证在那里发呆。韩信则立起身掸尽尘土,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从那以后,那群流氓再也没找过韩信的麻烦。而韩信后来功成名就,又提拔当年的那个流氓作了小小的官吏,那人自然是感恩戴德,尽心尽力。

试想当时,如果韩信火冒三丈,一怒之下拾剑杀了那个人,那么必然会有一场恶战,胜负难料不说。纵使是韩信胜了,也免不得要吃官司,平空出横祸,怕是英年早逝,误了锦绣前程。

冯梦龙曾经说过,温和但不顺从,做委蛇;隐藏而不显露,叫做缪数;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事总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蔽,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使人神灵;智,则使人理智节制。

可见,伸是进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只有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期望更好地发展自己。能屈能伸是一种战术,只要掌握技巧与分寸,便会无往而不胜。

方圆之道就是正道

凡是成大事的人除非万不得以,从不得罪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藏龙卧虎,即使是貌似软弱的人,都可能有着惊人的力量。而且,有的时候你明明得罪了他,他却一声不吭,并且装出很可怜的样子,在你不小心的时候,暗地里给你捅刀子,让你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古人送给这种人一句非常贴切的评价:外圆内方。

秦朝末年,匈奴内部政权变动,人心不稳。邻近一个强大的民族东胡,借机向匈奴勒索。东胡存心挑衅,要匈奴献上国宝千里马。匈奴的将领们都说东胡欺人太甚,国宝决不能轻易送给他们。匈奴单于冒顿却决定:“给他们吧!不能因为一匹马与邻国失和嘛。”匈奴的将领们都不服气,冒顿却若无其事。东胡见匈奴软弱可欺,竟然向冒顿要一名妻妾。众将见东胡得寸进尺,个个义愤填膺,冒顿却说:“给他们吧,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子与邻国失和嘛!”东胡不费吹灰之力,连连得手,料定匈奴软弱,不堪一击,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这正是冒顿单于求之不得的。不久之后,东胡看中了与甸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于匈奴的领土。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赠。匈奴众将认为冒顿一再忍让,这荒原又是杳无人烟之地,恐怕只得答应割让了。谁知冒顿此次突然说道:“千里荒原,杳无人烟,但也是我匈奴的国土,怎可随便让人?”于是,下令集合部队,进攻东胡。匈奴将士受够了东胡的气,这一下,人人奋勇争先,锐不可挡。东胡做梦也没想到那个痴愚的冒顿会突然发兵攻打自已,所以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哪里是匈奴的对手。战争的结局是东胡被灭,东胡王被杀于乱军之中。

其实,冒顿的这一手实际上就是“绵里藏针”。试想,冒顿如果一点实力都没有,匈奴早晚得让人东胡给吞并掉。但如果一味强硬,不但迷惑不了对手,更激不起属下的士气,那么这一仗的输赢也就难说了。可见,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外有方,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的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官场,还是交友、情爱、谋职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三国时期,魏国的魏明帝去世,继位的曹芳年仅八岁,朝政由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执掌,曹爽是宗亲贵胄,飞扬拔扈,怎能让异姓的司马氏分享权力。他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司马懿立过赫赫战功,如今却大权旁落,心中十分怨恨,但他看到曹爽现在势力强大,一时恐怕斗他不过。于是,司马懿称病不再上朝,曹爽当然十分高兴。他心里也明白,司马懿是他当权的唯一潜在对手。一次,他派亲信李胜去司马家探听虚实。

其实.司马懿看破曹爽的心事,早有准备,李胜被引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病容满面,头发散乱,躺在床上,由两名侍女服侍。李胜说:“好久没来拜望,不知您病得这么严重。现在我被命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说道:“并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务。”李胜忙说:“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还是装作听不明白。这时,两个侍女给他喂药,他吞得很艰难,汤水还从口中流出。他装作有气无力地说:“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后,请你转告大将军,一定要多多照顾我的孩子们。”

李胜回去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喜不自胜,说道:“只要这老头一死,我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过了不久,公元249年2月15日,天子曹芳要去济阳城北扫墓,祭祀祖先。曹爽带着他的三个兄弟和亲信等护驾出行。

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时机已到。马上调集家将,召集过去的老部下,迅速占据了曹氏兵营,然后进宫威逼太后,历数曹爽罪过,要求废黜这个奸贼。太后无奈,只得同意。司马懿又派人占据了武库。

等到曹爽闻讯回城,大势已去。司马懿以篡逆的罪名,诛杀曹爽一家,终于独揽大权,曹魏政权实际上已是有名无实。

“鹰立似睡,虎行似病。”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面对大喜与大悲泰然不惊,前进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他们没有失败,只有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意思是说:“受得住委曲,方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直,低洼反能盈满,凋敝反得新生,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而痴迷。”确实,在强大的对手高压下,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虽然面临险境,或遇到突发事件而装傻看呆。这比临危不惧和视死如归的壮烈要保全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

人生在世只要运用“方圆”之理,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是趋进,还是退让,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功成身退才能保全自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