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成大事者必备的要素 > 第七章 懂得取舍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放弃02(第4页)

第七章 懂得取舍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放弃02(第4页)

韩永熙呆呆的听着,过了许久才歪着头,瞅着宁王的弟弟,又用手指着自己的耳朵,大声问:“你说什么?大声点!”

宁王的弟弟又高声重复了一遍。

韩永熙还是皱着眉,大声说:“我的耳朵前些日子被雷击中了,听不太清你说的话。”

宁王的弟弟愕然道:“怎么会被雷击中呢?”

“你又在说什么呢?”

“我说你这个老乌龟!”宁王的弟弟不太相信韩永熙是聋子,故意用话激他。

韩永熙摇摇头道:“不行,不行,你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见,这样吧!”

他把事先准备的那个白木小桌拿出来,说,“你把要说的话写在这上面,我看了就知道了。”

宁王的弟弟只好将宁王想谋反的事全写在那白木小桌上面。

韩永熙边看边故意显出惊讶的神情,大喊可恶。宁王的弟弟写完便走了。

韩永熙立即把宁王欲谋反之事上奏朝廷,朝廷派人来调查了很久,一点证据也没有找到。当时宁王与弟弟关系又非常密切,推说根本就没有此事,并说韩永熙有意诬陷王爷,当处斩刑。

朝廷立即逮捕了韩永熙,欲定其罪。

韩永熙将白木小桌拿出来作证,这才免于一死。

糊涂的技巧是一种成功之道,当然这是指小事情的小糊涂。如果一切皆明白于心,恐怕也会心生烦乱,干扰工作。其实,巧妙地装糊涂更是一种真聪明,不但会给各种繁杂的事情涂上润滑油,使得其顺利运转,也能在生活中充满笑声,显得轻松明快。

当然,装糊涂不是真糊涂,这是一种外在的处事态度。我们在装糊涂的同时,也应把握好糊涂与认真的界限,以防弄巧成拙。

古语说:“水至清则鱼,”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某些场合,在危机时刻,假装糊涂或者装傻卖痴是化险为夷的的最简捷方法。

该松手时就松手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子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流浪汉,于是就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二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猕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猕猴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在一旁的豆子,怎知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年轻时,对于某些事物的追求,如果缺乏智能判断,只是一味地投入,不也像故事中的猕猴只是顾及掉落的一颗豆子,等到后来,终将发现所损失的,竟是所有的豆子!想想,我们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追求掉落的一颗!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让我们从猴子悲剧中吸取一个教训,牢牢记住:该松手时就松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