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成大事者必备的要素 > 第六章 巧抓机遇把握住自己命运的航向02(第5页)

第六章 巧抓机遇把握住自己命运的航向02(第5页)

“抓你之前。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不等安德海说话,丁宝桢大喝一声:“来人啊!推出去斩了。”

忽听有人在门外高喊:“西太后懿旨到!”

安德海高兴地放声大笑。

丁宝桢知道西太后的懿旨肯定是来救这个太监的。放了安德海,得罪东太后;不放,西太后更是不好惹。

他想了一想,命令道:“前门接旨,后门斩首。”

安德海被推出后门。

丁宝桢跑到前门跪听懿旨,果然是来救安德海的。

“下官遵照东宫太后旨意,此刻已将安德海斩首了。”丁宝桢镇静地说道。

虽然杀了西太后的宠臣,由于站在理上,丁宝桢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以刚毅果决名闻天下。

事之成败皆在于果敢决断,许多优秀的领导者就是因为他们做事不犹豫,该断则断,摒弃了优柔寡断的不良品质,所以大有成就。

那些优柔寡断的人,请记住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这句富有哲理的话:“长久地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善抓机遇能减少一半奋斗时间

在这个时代,一个希望获得事业成功的人应该树立三个观念,即时间观念、时效观念和时机观念。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时机问题。时机,时间性的机会。农民春种夏作秋收,不违农时,有时机问题;战场上发起冲锋不能过迟,也不能过早,有时机问题。时机问题,既是速度问题,又是机遇问题。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两个猎人张弓搭箭,正准备射下飞雁。忽然,一个猎人说:“这一群大雁肥得很,打下来煮着吃,滋味一定不错。”另一个猎人却坚持烤了吃。由于观点不一,双方争执不下,只好请人评理,终于商讨出一个“两全”的解决办法:射下来的大雁,一半煮,一半烤。等到他们再去射大雁时,那群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两位猎人错过了美食一顿的时机。可见,时机来得快,去得也快。

善于把握时机的时间管理者明白:在最适宜的时候办最应该办的事。《周易·艮》有:“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之说,说得便是有的事时机已过才去办,效果不好;有的事时机未到,过早地去做,效果也不佳。

时机是一种机遇,一种成功的机会。杰出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成功经验,也不仅仅在于他们有多大的胆量,最主要的是他们善于行动,一旦发现机会,便能牢牢抓住。

郑桓公去朝见周朝天子,接受封地,晚上住宿在宋国东部一家旅店。旅店一位老人从外面进来,问他:“您要到哪里去?”

郑桓公回答:“我要到郑地去朝见天子,接受封地。”

老人说:“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现在您在这里睡得如此安稳,大概不是去求封地的吧?”

郑桓公醒悟过来,就拿起马缰亲自驾车,他的仆人捧着淘好的米坐上车上,狂奔十天十夜才赶到目的地。他这才知道,原来有人想跟他争郑国的封地。幸亏他及时赶到,否则后果难料。

机会是一种财富。它有改变人生面貌的巨大作用。一个普通人常常会因抓住机会而改变了命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有的甚至还从前日的一文不名到今日的亿万富翁,他的生活质量和成就令轨道外面的旁观者自叹弗如。正因为机会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一般人在经商或从政失败时,很少承认努力不够,大都把失败归咎于“时运不济”。

机遇是捉摸不定的,人们总期望机遇垂青自己。机遇是需要我们去寻找的。找到了机遇就一定能成功吗?当然不是,这得看你有没有利用机遇的能力。只有以勤奋的工作,扎实的功底作为基础,加上外来的机遇,成功之门才会向你敞开。

还有种情况,机会就摆在那儿,我们却由于众多原因,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以致机会从眼前飞走,这样的事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身边,其原因是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所以在机会唾手可得时,也不敢想到利用机会。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有一则故事颇有启迪,他声称这件发生在他6岁之时的教训是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于是他赶紧用手拨开。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同鸟巢一起带回了家。王安回到家,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曾多次说过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所以,他便把小麻雀放在门后,急忙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妈妈经不起儿子的苦苦哀求,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只见一只黑猫正在那里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不已。

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准要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成功者都是善于抓住机遇的人,虽然他们有时难免犯错误,但是他们比起那些做事犹豫的人要强,取得成功的几率也大得多。作为成功者都似乎从没有这种忧虑,因为他们总是敏锐地抓住各种机遇,使自己的产业不断扩大。

美国大富翁亚蒙·哈默的创业生涯始于他成功地抓住了创业的时机。哈默很关注各届政府首脑的经济政策,并深究这些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当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入主白宫时,哈默研究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并认识到罗斯福提出的“新政”中,禁酒令将会被废除。由此再进一步分析,禁酒令废除后,市场对啤酒和威士忌酒的需求就会大增,那时就需要空前数量的酒桶。

哈默慧眼识金看出这一商机,立即向前苏联订购了几船制作木桶的白橡木板,在纽约码头设立了一个临时性的桶板加工厂。当哈默的这些准备工作就绪之际,罗斯福总统果然下令废除“禁酒令”。同时,哈默的酒桶正从生产线上滚滚而出,很快这些酒桶就身价倍增,哈默也从中大赚利润。

善于捕捉机遇的人,会减少其一半的奋斗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机遇就蕴藏在几秒钟之内。如果你赢得了这几秒钟,那么你就抓住了某个机遇,也许就此抓住了你想要的一切。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对于每个人来说,机会并不是常有的。所以,机会来临时,好好把握吧。当你向机会伸手时,已经跟成功签下了盟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