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成大事者必备的要素 > 第五章 能言善辩磨练自己的好口才02(第5页)

第五章 能言善辩磨练自己的好口才02(第5页)

纪晓岚道:“圣上乃文殊菩萨转世,当今之活佛,今朝又来佛殿礼佛,所以说佛见佛笑。”

乾隆暗暗赞许,转身欲走,忽见大肚弥勒佛正对纪晓岚笑,回身又问:

“那佛也看卿笑,又是为何?”

纪晓岚说:“圣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

乾隆称赞纪晓岚机智善辩。

他们走出寺院,又往前走,正走得口渴时,见路边有一棵梨树。纪晓岚顺手摘下一只梨子,自顾自吃了。

乾隆见他竟然不为自己摘梨,就责难道:“孔融四岁尚且知道让梨,爱卿怎么能在皇帝面前这样不懂礼貌,自己便吃了?”

纪晓岚笑道:“‘梨’的音是‘离’呀,臣奉命伴驾而行,哪敢让梨(离)?”

乾隆又说:“那我们分着吃也好呀。”

纪晓岚说:“哎,哪敢与君分梨(离)啊!”

又走了一程,见路边有一棵柿树。纪晓岚摘下一只很熟的柿子,切成两半,与皇帝每人一半。乾隆边吃柿子边诘难道:“怎么这柿子就可以分吃了呢?”

纪晓岚答道:“‘柿’的音是‘事’,臣伴君行,有事(柿)共参(餐)嘛!”

乾隆笑道:“你油嘴滑舌的,总难不倒你呀!”

正在这时,见一位妇人路过,她手提一个竹器。乾隆问:“她手里提的是什么?”

“竹篮。”

“此物有何用呀?”

“盛东西。”

乾隆皇帝故意问:“为什么只盛东西不盛南北?”

纪晓岚想了想,解释说:“按阴阳五行之说,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金木之属,篮子可以盛得住。而用它盛水,漏了;用它盛火,烧了。都盛不住。所以,只能用它盛东西,不能盛南北。”乾隆虽然并未深信,但他讲得新奇有趣,便不住地点头。

君臣俩再向前走,来到江边。见那里停着一只小船,一个老头正蹲在船上钓鱼。忽然,老头手一甩,钓上一条大鱼,乱蹦乱跳的。老头高兴地一拍大腿,大笑起来。乾隆见了,顿时诗兴大发,要纪晓岚口占七绝一首,限在四句二十八字中,必须嵌入十个“一”字,这存心是想难倒纪晓岚呀!纪晓岚望着江水渔舟,来回踱了几步,说一声“请即吟道:

一篙一橹一渔舟,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拍一呼复一笑,

一人独占一江秋。

全诗清新自然,生动传神,一幅《秋江独钓图》呈现眼前。乾隆不由得连连赞许。

在轻松的交际的环境中,有意地利用一些语言技巧(如谐音),可以让你的话语妙趣横生,活跃气氛,并且还能增加你的语言魅力与人格感染力。

第八,将错就错,随机应变。

孙子荆少年时,看到仕海浮沉,官场黑暗,于是收起了猎取功名的宏愿,一心想学习古代的隐士,到深山老林去过幽静而孤寂的生活。

一天,他为了选择良好的隐居环境,便走到一处风景极佳的山谷地。只见那儿有一泓碧澄见底的池塘,一道流着淙淙山泉的清溪,几块光洁如新的青石??

孙子荆不禁喜出望外,喜孜孜地想:这就是类似古人许由隐居的极佳环境吧?想着,想着,那个有名的古代传说又浮现在脑海里:

尧要把天下谦让给许由治理,不料许由掉头就走,来到一道山溪边大洗耳朵。人们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答道:“听了尧的话,弄脏了耳朵,所以要洗干净。”

孙子荆踏勘隐居地址回来后,又专程前往名士王武子那儿,向他津津乐道地描叙隐居山林的绝妙图景——“枕石漱流”,意思是说,住在山林里,困乏时可以枕着光洁的石头睡觉,口渴了又可以就着溪水漱漱嘴,喝几掬清水,那是多么自由自在、舒畅快乐的情景啊!谁知孙子荆说得太急,竟把它说颠倒了,变成“枕流漱石”。

王武子听罢不由得哈哈大笑,揶揄道:“清水可以当枕头睡觉,石头可以当溪水漱口吗?”

孙子荆这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要改也来不及了,岂不闻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吗?怎么办?可是他何等机巧,竟将错就错,即刻应声道:“我说的‘枕流’就是用水洗耳朵,我说的‘漱石’,就是用石头来磨砺牙齿啊!”

王武子见他敏捷应对,言之成理,不禁脱口赞美道:“妙!妙!想不到

你竟有如此巧辩的奇才!”

从此,“枕流漱石”就成为沿用至今的著名典故。

凡人说话总有口误的时候,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错就错,随机应变,使人觉得言之有理。这样不但可以挽回自己的失误,还可以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