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羽烟回到楼上。
把衣兜里的糖都掏了出来,放在书桌上。
望着桌上的糖,记忆的闸口突然打开。
她记得小时候每次跟家里人回乡下奶奶家过年,奶奶总是兴高采烈的。
挺着一张慈祥的脸欢迎他们回来。
会从口袋里掏出糖果给她。
容家的条件从不缺孩子的吃穿,一块糖也是一片心意。
直到有一次她看到奶奶把容曜拉到角落里,从口袋里掏出一捧糖,边往他口袋里装边叮嘱他:
“留给自己吃,这都是你的。”
容羽烟那时候不懂,以为奶奶觉得容曜年纪小,多给他糖应该的。
后来,她被容清山送到乡下,奶奶虽然没有打骂她,但也没表现得有多关心她。
她冷了热了,生病了。
她从来不会关心半句。
她像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客人。
奶奶也会拿糖给她吃,但从不会像对容曜和两个堂弟一样,会掏出一大捧糖给她。
她总感觉她和奶奶之间有条隔阂,至于是什么,她说不清楚。
直到后来,她偶然听到奶奶跟人聊天,刚好提到她,亲耳听到她说:
“对孙女再好,也是替人家养的,以后长大还是给别人当媳妇。”
容羽烟直到那一刻,她才反应过来。
原来奶奶并不喜欢她。
但她那时想不明白,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她?
明明她和她也是亲人,只因为她是女孩?
那六年,她没有玩伴,没朋友,容清山从不关心一句,奶奶不喜欢她,她每天放学回来总是替奶奶干完活再写作业。
周而复始。
六年的时间很漫长。
也过得很快。
奶奶去世后,她被容清山接回了容家。
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家,并没有让她感到一丝来自家人的温暖。
她仍然像一个寄人篱下的客人。
那段成长的记忆她刻意不去想起,以至于让她自己都骗过自己,并没有经历过那段孤独的时光。
只有当某一刻感觉自己心口某处缺失了一块后,那些尘封的记忆才会纷至沓来。
容羽烟自知自己很缺爱。
以至于别人给的一点温暖,她都会把那点恩惠放大,很容易满足。
满足后又渴望得到更多。
也正是这个原因,她才会因为池野无意间救了她,她对他滋生了感情。
喜欢上他,乃至爱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