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小姐的贴身执事 漫画 > 第617部分(第1页)

第617部分(第1页)

看得出这是一位喜欢思考喜欢质疑的朋友。下面我们欣赏第二首歌曲。”

龙英台赶紧转移话题。

而这次大荧幕上播放的歌曲,当即让现场一片哗然。

赫然是一首带有浓烈敌视意味的《湾湾复国歌》。

里面的歌词即便放在现代来看,都带着强烈的怂恿跟杀戮意味。

“打倒俄寇反xx,反xx!消灭xx杀汉奸,杀汉奸!”

没有人想到,龙英台会在这样一个场合,选择这样一首歌曲。

“吁!”

现场从内地来的游客都面带不满,嘘起来。

一些香江游客,也是面色尴尬的看着龙英台,不懂龙英台播放这么一首歌曲的初衷是什么。

面对台下游客的骚乱,龙英台似乎早有准备。她带着亲和的笑容,用低沉而缓慢的声音诱导道:“静下心来听一听,其实很好听的,对不对?可能有人会质疑我为什么要播放这样一首歌曲,原因很简单,这首歌的历史印迹太明显,让我无法略过。这是一首盛行于五六十年代的歌曲,人们在公共场合基本都是唱这个歌曲。而私下里,传唱的则是《五月的风》、《蔷薇处处开》这样的歌曲。这两首歌有没有人听过?”

台下游客摇摇头,只有寥寥几人举手表示听过。

这情景有点出乎龙英台预料,她叹息道:“看来即便是歌曲这种传唱度很高的东西,也出现了断层。这才几十年而已,历史的断层就这么明显,我觉得应该呼吁大家重视一下了。既然好多人都没听过,那我就介绍一下《五月的风》,这首歌曲是一位叫做陈格辛的人写的,非常动听。在那时候的湾湾,人们喜欢的歌曲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他写的。

很可惜的是,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却在内地遭遇了不公平对待,当时内地发生了众所周知的运动,陈格辛被打成了反派。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饿死在荒野中的时候,年近四十六岁。一个天才艺术家,竟然以这样的形式结束了一生,实在可悲可叹又可气。

所以,歌曲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会见证那段历史的正义与邪恶,见证那段历史的鲜花跟鲜血。愿我们在听这些歌曲的时候,谨记教训,不要让同样的惨剧再上演。”

这番话,很容易就在游客群体中引发了轰动。

“内地真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这么伟大的作曲家就被他们折磨死了?没有人性!”

“以前的内地跟地狱没什么两样,现在好点了,可也仅仅是从地狱变成了监狱而已。幸亏我们生活在香江,如果是内地,估计都没自由来湾湾旅游。”

两个香江游客窃窃私语,只是被旁边的内地游客听到,不免生气。

“内地游客不能来湾湾旅游?那我们是什么?内地过去确实有过动荡岁月,但是以此不断抹黑一个现代政府,是什么意思?”

香江游客不悦的白了内地游客一眼:“谁让你偷听我们讲话的?蝗虫!”

“你骂谁?有种你再说一遍!”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

这时候,忽然一个声音响起在礼堂。

“龙老师,还是我。我又有疑问了:关于陈格辛,你是不是遗漏了什么?”王庸紧紧将话筒握在手里,似乎今天不准备放开了。

龙英台脸色微微一沉,却不得不笑脸应对:“遗漏?没有啊!”

“哦,既然龙老师认为没有遗漏,那我就替龙老师补充一下吧。陈格辛是罕见的音乐天才没错,死于那段动乱的岁月也没错。但是陈格辛另外一段经历,也不知是龙老师故意隐瞒,还是不知道,没有对大家说。1943年,陈格辛进入汪伪政府直属的华影音乐部工作,创作了一首叫做《苏州之夜》的歌曲,美化当时的东洋侵略军;45年3月份,陈格辛又为东洋臭名昭著的神风突击队谱了一首军歌;可笑的是,时隔五个月,东洋宣布战败投降,陈格辛听到消息之后当晚就写了一个《迎战士》歌曲,歌颂抗战英烈。这样一个人,这样一段经历,龙老师隐瞒不说,未免有点误导大众吧?”

王庸的声音通过话筒扩散出去很远。

舞台上的龙英台脸色已经变得铁青,她一贯的笑容消失不见,眼中闪烁着怒意。

只是片刻后,龙英台就调整过来,脸上重新荡漾起笑容,道:“这段历史我还真不知道,谢谢这位听众给我普及了这段历史。只是咱们今天的主题是歌曲,还是以歌曲为重。下面,我想问问大家的记忆最深的启蒙歌曲是什么?”

可惜的是,龙英台这个转折太过突兀,完全无法掩饰刚才她刻意隐瞒陈格辛历史的行为。

不少内地来的游客,已经眉头大皱,听出了龙英台的弦外之音。

龙英台连续用三首带有特殊政治意味的歌曲,指桑骂槐的映射如今的华夏政府。故意向在场的香江游客传递内地政府恐怖**的错误信息,使得不少不了解内地的香江游客本能产生反感。

她今天得演讲,分明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