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思源和楚思恺一间屋子,说是一间屋子比较好听,其实就是一间屋子,拿个帘子和父母间隔起来了而已。
这个时代晚上的娱乐活动本就不多,一到晚上就那点事儿,楚思恺听不懂,楚思源听的翻身又叹气,这个年代遇到这样的爸妈,还真是。。。
第二天一早,楚思源又告别了哥哥,自己踏上前往私塾的路,至于楚思源的爸妈。。。可能是各自去赶工了吧。
古时的一早是真的一早,王淮意识晕晕乎乎的和楚思源一起开始了新的一天。
少年的步伐总是欢快,踢着腿用手里的柳条抽打着路上倒退的野草,楚思源心中不断想着待会见到自己心仪的那位姑娘,该怎么和她打招呼。
可他到那处破旧的私塾后,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孩儿,还是只说出了一句早上好。
女孩穿着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粗布麻衣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穿着,相貌也不算太好看,但就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可能是。。。善意的光环吧。
先生讲什么楚思源半点没听进去,整堂课就支着胳膊,盯着自己喜欢的女孩儿看。
那时的私塾可不像现在的课堂,四十五分钟一个小时就下课,当时一堂课可要上一个上午的。
午休时间有条件的吃个午饭,没条件的就睡一会,如果睡不着还要看着别人吃。吃好了还要再上一个下午,所以当时上课不但是个脑力劳动,还是个体力活。
人被注视时都是有感觉的,这么长时间下来,姑娘不可能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她坐在楚思源座位前只是低头笑,直到放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姑娘装作不经意间路过楚思源的桌前。
“你父母供你读书不易,明天上课别光顾着看我,好好读书考个功名才是正道。”
看着姑娘离去的背影,楚思源丝毫不记得她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她从自己身边路过时,乌黑长发留下的味道。
“静儿真好看,声音也好听,如果能带回家给哥哥唱曲儿就好了。”
楚思源不愿意放学,可小静都走了,再在私塾耗着也没意思,只能拖着沉重的双腿往家赶,毕竟家里还有个自己最挂念的哥哥呢。
因为在私塾里多回味了一会儿静儿的发香,楚思源回家没赶上吃晚饭,最可怕的是今天窑上的活儿还被楚庄留着,等他放了学回家再干。
想读书就是这个代价,不管怎么样,每天帮老爹干活的事是不能耽搁的楚思源到家后连歇都没歇一下,就出门左转往窑上赶。
好在走到一半哥哥就追上来了,从怀里掏出一坨白色黏糊糊的东西递给王淮:“高粱米饭,干的……干的……吃了有力气,长身体长身体。”
楚思恺说话语速还是极快,却透漏出对弟弟的关心,这位哥哥对家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很关心,尽管他自己也没吃饱。
楚思源没有拒绝的本钱,但他能和哥哥一起共富贵一下,一下把黏糊糊的东西扯成两半,一半直接塞进哥哥嘴里,另一半放进自己怀里准备干活的时候慢慢吃。
看着哥哥大口咀嚼的样子,楚思源拍拍他的肩膀:“快回家吧哥,我去干活了。”
昨天窑上的活儿比较粗糙,今天王淮才跟着楚思源体会到了什么叫古代的烧窑。
楚庄这个窑的主管,他们这里叫把头,或者叫把桩,对楚思源的态度很好。
因为在这个没有温度计的年代,判断窑温要几十年的经验,而楚思源这个窑工的儿子,可能是个烧瓷器的天才,才干了三年活儿就能通过好几种方法判断窑温。
比如用瓷土捏的圆锥,尖头圆底,中间有个孔,这东西叫火照,被火烧后会变红变软,楚思源能通过这东西变软的程度来判断窑温。
或者朝窑口里吐痰,痰在蒸发前会变成跳动的小水珠,楚思源能通过水珠跳动的高度来判断温度。
这种判断力有时甚至比把头还准,可为他省了太多麻烦,所以在这个食物匮乏的年代,偶尔楚思源回家吃不上饭的时候,他甚至偶尔会给楚思源带来两个米饭团,细米的。
今天楚思源就幸运的得到了一份饭团,算上怀里的高粱米饭就是两份,他在饿的时候把高粱米饭吃了,饭团留着回家给哥哥吃。
喜欢这个明星想找个班上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这个明星想找个班上